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3331
台北股市

0981-868755

02-22508952

廣告連結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未上市即時新聞
未上市即時新聞
~ 訊息來源 全部收起全部展開
項次 股票名稱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1 友霖生醫
摘錄工商A7版
2025-07-09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8日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 技產業獎」得主,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卓越成果。

  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由生達、葡萄王抱走,「潛力標竿獎」由友 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 、捷絡、澄交拿下;另外「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以「臍帶血幹 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 慧「FaceHeart Vitals」和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 、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勝出。

  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為協會每 年重點舉辦的重要獎項,該獎項不僅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更期 望發掘深具潛力的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動能。

  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 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 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 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 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 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 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獲此殊榮。為擴大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 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安排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其成功 經驗與創新技術,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 帶動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 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 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 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2 基米
摘錄工商A7版
2025-07-09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8日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 技產業獎」得主,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卓越成果。

  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由生達、葡萄王抱走,「潛力標竿獎」由友 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 、捷絡、澄交拿下;另外「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以「臍帶血幹 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 慧「FaceHeart Vitals」和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 、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勝出。

  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為協會每 年重點舉辦的重要獎項,該獎項不僅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更期 望發掘深具潛力的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動能。

  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 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 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 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 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 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 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獲此殊榮。為擴大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 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安排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其成功 經驗與創新技術,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 帶動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 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 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 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3 圓祥生技
摘錄工商A7版
2025-07-09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8日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 技產業獎」得主,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卓越成果。

  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由生達、葡萄王抱走,「潛力標竿獎」由友 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 、捷絡、澄交拿下;另外「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以「臍帶血幹 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 慧「FaceHeart Vitals」和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 、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勝出。

  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為協會每 年重點舉辦的重要獎項,該獎項不僅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更期 望發掘深具潛力的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動能。

  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 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 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 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 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 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 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獲此殊榮。為擴大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 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安排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其成功 經驗與創新技術,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 帶動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 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 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 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4 永笙-KY
摘錄工商A7版
2025-07-09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8日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 技產業獎」得主,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卓越成果。

  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由生達、葡萄王抱走,「潛力標竿獎」由友 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 、捷絡、澄交拿下;另外「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以「臍帶血幹 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 慧「FaceHeart Vitals」和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 、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勝出。

  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為協會每 年重點舉辦的重要獎項,該獎項不僅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更期 望發掘深具潛力的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動能。

  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 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 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 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 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 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 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獲此殊榮。為擴大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 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安排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其成功 經驗與創新技術,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 帶動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 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 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 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5 漢康-KY
摘錄工商A7版
2025-07-09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8日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 技產業獎」得主,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卓越成果。

  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由生達、葡萄王抱走,「潛力標竿獎」由友 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 、捷絡、澄交拿下;另外「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以「臍帶血幹 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 慧「FaceHeart Vitals」和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 、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勝出。

  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為協會每 年重點舉辦的重要獎項,該獎項不僅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更期 望發掘深具潛力的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動能。

  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 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 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 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 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 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 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獲此殊榮。為擴大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 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安排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其成功 經驗與創新技術,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 帶動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 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 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 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6 捷絡生技
摘錄工商A7版
2025-07-09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8日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 技產業獎」得主,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卓越成果。

  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由生達、葡萄王抱走,「潛力標竿獎」由友 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 、捷絡、澄交拿下;另外「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以「臍帶血幹 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 慧「FaceHeart Vitals」和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 、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勝出。

  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為協會每 年重點舉辦的重要獎項,該獎項不僅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更期 望發掘深具潛力的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動能。

  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 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 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 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 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 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 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獲此殊榮。為擴大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 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安排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其成功 經驗與創新技術,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 帶動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 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 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 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7 澄交生技
摘錄工商A7版
2025-07-09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8日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 技產業獎」得主,生達、友霖、漢康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卓越成果。

  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由生達、葡萄王抱走,「潛力標竿獎」由友 霖、基龍米克斯、圓祥、瑞磁、生合獲得,「傑出新創獎」則由漢康 、捷絡、澄交拿下;另外「年度產業創新獎」中,永笙以「臍帶血幹 細胞新藥REGENECYTE」、工研院「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鉅怡智 慧「FaceHeart Vitals」和正瀚「精準導向胜((月太))-POPs」 、葡萄王「康爾動乳酸菌球顆粒」勝出。

  理事長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為協會每 年重點舉辦的重要獎項,該獎項不僅肯定已具卓越成就的企業,更期 望發掘深具潛力的新星,激發產業持續創新動能。

  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 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 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 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 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 逐步走向國際。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表示, 今年參賽廠商超過55家,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 獲此殊榮。為擴大得獎單位的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影響力,大會特別規 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安排得獎企業於主要議程中分享其成功 經驗與創新技術,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 帶動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 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 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 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8 集邦科技
摘錄工商A8版
2025-07-09
【集邦科技(TrendForce)/】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高科技產業升級加速推進的背景下,稀土元素的 戰略地位正持續上升。稀土元素可用於製造永磁材料、發光元件、光 學元件、雷射元件、玻璃元件、電池材料及核反應材料;而基於稀土 元素的各類元件,更是電動車、無人機、風力發電裝置、通訊衛星、 醫療設備、軍工設備與先進工業設備所不可或缺。稀土元素供應鏈的 完整性與穩定性,對全球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與供應安全具有高度關聯 。

  稀土元素可依據其原子序與應用屬性分為輕稀土元素與重稀土元素 。輕稀土元素如釹(Nd)、鐠(Pr)等,應用於高效能永磁體,廣泛 見於電動車馬達與風機發電裝置;重稀土元素如鏑(Dy)、鋱(Tb) 與釔(Y)等,多用於核反應材料、雷射模組與感測設備,附加價值 更高。

  含有稀土元素的礦石或土壤被稱為稀土氧化物(REO),簡稱稀土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5年1月資料,中國2024年稀土產 量達27萬噸,占全球比重達69.2%,居世界首位;其稀土儲量約為4 ,400萬噸,占全球總儲量48.4%。除具備上游資源優勢外,中國更在 中游分離冶煉與材料加工環節擁有高度整合與規模化生產能力,形成 以北方稀土集團與中國稀土集團為核心的產業聚落。

  2025年4月,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公告實施出口管制,針對 以釤(Sm)、鋱(Tb)、鏑(Dy)等重稀土元素為基礎的金屬與材料 進行管控。此舉被視為對美國持續推進晶片禁令與關鍵技術封鎖政策 的回應,同時凸顯出化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倘若出 口限制措施持續並擴大適用對象,將對包括電動車、雷射、核能、航 太、無人機等終端製造業造成實質性影響,特別是在重稀土依賴度較 高的精密應用領域。

  事實上,為因應潛在風險,美國早在2020年便啟動本土稀土產業重 建計畫,透過國防部補助MP Materials與澳洲Lynas發展中游分離與 冶煉能力,並於2022年主導成立「礦物安全夥伴關係」(MSP),成 員包括日本、韓國、加拿大、澳洲、英國、法國、德國等,意圖建構 多元且低依賴性的戰略礦物供應網絡。2023年,美國亦與日本及歐盟 分別簽署「關鍵礦物協定」,加強供應鏈合作與標準協調,日本則由 國營資源機構JOGMEC投資Lynas取得優先供應權。

  雖然各國投入逐步擴大,但以分離、冶煉為主的中游產能短期內難 以完全補足。預估在既有投資與技術重建基礎上,美國與盟國至少需 3至5年時間,方可填補產業鏈缺口並達成規模化生產能力。若中國未 來實施擴大性出口封鎖,供應鏈緊縮狀況最快將於2025年下半年顯現 ,並於2026至2028年間對全球終端設備生產產生干擾。若歐美日供應 鏈建置進度順利,預計2028年後供應壓力將逐步緩解;惟若中國持續 強化管制,全球稀土市場緊張局勢可能延續至2030年前後。

  長期而言,稀土供應分布與政策風險將持續牽動全球高科技製造版 圖。雖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高儲量,但此優勢建立於多年積極開採與 地質探勘基礎上。隨著全球對稀土資源自主性的重視提升,以及開採 與分離技術持續進步,未來全球儲量分布可能出現結構性變化,形塑 新一輪供應格局重組。
9 富邦人壽
摘錄工商A 12
2025-07-09
  因應數位化與壽險業明年接軌新制的需求,壽險業者展開2025年下 半年徵才布局。根據國泰、富邦、南山和新光人壽的徵才計畫,大致 鎖定AI、Fintech、數據分析,及具資產負債管理能力的精算與財務 專才需求,各家內勤需求都約上百人。

  國泰人壽指出,下半年預計招募內勤人力約為100至150名,數位轉 型AI、保險科技、大數據分析與程式開發工程師為關鍵招募對象。以 數據為核心,導入敏捷工作模式,涵蓋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管理企 劃、核保理賠等傳統專業人才外,也會延攬資料科學、數據工程、程 式開發、資訊安全、數位行銷及健康管理等人才,打造跨串通全方位 通才,集團內部將會積極評估規劃參與就業博覽會,與市場優秀人才 進行交流。

  富邦人壽強調,下半年將聚焦於實務營運端的人力補強,主要涵蓋 三大職缺,包括銀保通路服務人員、保單行政人員與系統開發工程師 。其中,銀保通路服務人員肩負壽險與銀行通路之間的橋樑,負責協 助保險商品推廣、文件處理、業務支援與客戶服務;保單行政人員則 以理賠業務為主,專責理賠申請審核、文件處理與客戶溝通,以優化 理賠流程與服務品質。

  因應數位轉型及系統優化需求,同時導入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Power BI等數位工具,將高重複性之行政與報表統計作業自動化 或半自動化,讓人力可更專注於具價值的任務。

  南山人壽預估下半年將招募約200名內勤人員,除傳統保險核心專 業人才,如保險商品開發、核保與理賠審核等保險核心人才,為因應 數位發展,積極尋求AI、Fintech、數據分析、專案管理、程式撰寫 等科技專才,內部也設立Beyond Lab研發中心,導入生成式AI與RPA 自動化流程。

  另外,因應保險業即將於2026年接軌IFRS 17國際會計準則,也鎖 定具備資產負債管理(ALM)能力的精算、財會與稅務專業人士。至 於海外市場布局,並積極延攬熟悉東南亞語言與文化的跨域人才,為 未來市場拓展預做準備。

  新光人壽宣布下半年將會依業務需求,招募約為200名內勤人員, 徵才重點放在數位資訊、精算、投資與核保理賠等核心職能領域。
10 南山人壽
摘錄工商A 12
2025-07-09
  因應數位化與壽險業明年接軌新制的需求,壽險業者展開2025年下 半年徵才布局。根據國泰、富邦、南山和新光人壽的徵才計畫,大致 鎖定AI、Fintech、數據分析,及具資產負債管理能力的精算與財務 專才需求,各家內勤需求都約上百人。

  國泰人壽指出,下半年預計招募內勤人力約為100至150名,數位轉 型AI、保險科技、大數據分析與程式開發工程師為關鍵招募對象。以 數據為核心,導入敏捷工作模式,涵蓋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管理企 劃、核保理賠等傳統專業人才外,也會延攬資料科學、數據工程、程 式開發、資訊安全、數位行銷及健康管理等人才,打造跨串通全方位 通才,集團內部將會積極評估規劃參與就業博覽會,與市場優秀人才 進行交流。

  富邦人壽強調,下半年將聚焦於實務營運端的人力補強,主要涵蓋 三大職缺,包括銀保通路服務人員、保單行政人員與系統開發工程師 。其中,銀保通路服務人員肩負壽險與銀行通路之間的橋樑,負責協 助保險商品推廣、文件處理、業務支援與客戶服務;保單行政人員則 以理賠業務為主,專責理賠申請審核、文件處理與客戶溝通,以優化 理賠流程與服務品質。

  因應數位轉型及系統優化需求,同時導入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Power BI等數位工具,將高重複性之行政與報表統計作業自動化 或半自動化,讓人力可更專注於具價值的任務。

  南山人壽預估下半年將招募約200名內勤人員,除傳統保險核心專 業人才,如保險商品開發、核保與理賠審核等保險核心人才,為因應 數位發展,積極尋求AI、Fintech、數據分析、專案管理、程式撰寫 等科技專才,內部也設立Beyond Lab研發中心,導入生成式AI與RPA 自動化流程。

  另外,因應保險業即將於2026年接軌IFRS 17國際會計準則,也鎖 定具備資產負債管理(ALM)能力的精算、財會與稅務專業人士。至 於海外市場布局,並積極延攬熟悉東南亞語言與文化的跨域人才,為 未來市場拓展預做準備。

  新光人壽宣布下半年將會依業務需求,招募約為200名內勤人員, 徵才重點放在數位資訊、精算、投資與核保理賠等核心職能領域。
11 南山人壽
摘錄工商A 12
2025-07-09
  壽險業2025年下半年持續擴大業務通路人力規模,業者看準30歲以 下青年、轉職與斜槓族的發展潛力,展開新一波大規模徵才行動。富 邦人壽、國泰人壽與南山人壽均表示,下半年將持續深化外勤業務招 募力道,並各自提出多元策略,搶攻年輕人才與中高潛力轉職者。

  富邦人壽表示,2025年下半年是實現全年外勤團隊達成1.9萬人目 標的關鍵期,招募重點鎖定高潛力轉職者、社會新鮮人與中階主管人 才,推動組織結構性擴張。富邦也指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 年新聘人力維持成長趨勢,預計在下半年配合主管晉升優惠方案,帶 動績優同仁積極增員,進一步驅動團隊晉升與業績提升。

  國泰人壽延續去年度大規模徵才策略,預計全年招募5,100人,其 中4,860名為外勤業務菁英。國泰強調,無論是希望全職投身壽險事 業的業務夥伴,或是想以兼職方式投入的斜槓人才,都歡迎加入。2 025年下半年的人力需求與上半年大致持平,維持穩定徵才節奏。

  南山人壽則持續聚焦青年市場,將「吸引年輕世代」作為核心增員 方針,積極走入校園,透過暑期營隊、校園競賽、產學合作與獎學金 計畫,強化品牌與年輕族群的連結。南山每年投入超過新台幣2億元 於新人培育,提供長達12個月、超過200小時的系統化培訓課程,搭 配數位銷售技能強化與獎勵制度,協助新人穩定成長。另外,新光人 壽也預計招募外勤3,000人。
12 富邦人壽
摘錄工商A 12
2025-07-09
  壽險業2025年下半年持續擴大業務通路人力規模,業者看準30歲以 下青年、轉職與斜槓族的發展潛力,展開新一波大規模徵才行動。富 邦人壽、國泰人壽與南山人壽均表示,下半年將持續深化外勤業務招 募力道,並各自提出多元策略,搶攻年輕人才與中高潛力轉職者。

  富邦人壽表示,2025年下半年是實現全年外勤團隊達成1.9萬人目 標的關鍵期,招募重點鎖定高潛力轉職者、社會新鮮人與中階主管人 才,推動組織結構性擴張。富邦也指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 年新聘人力維持成長趨勢,預計在下半年配合主管晉升優惠方案,帶 動績優同仁積極增員,進一步驅動團隊晉升與業績提升。

  國泰人壽延續去年度大規模徵才策略,預計全年招募5,100人,其 中4,860名為外勤業務菁英。國泰強調,無論是希望全職投身壽險事 業的業務夥伴,或是想以兼職方式投入的斜槓人才,都歡迎加入。2 025年下半年的人力需求與上半年大致持平,維持穩定徵才節奏。

  南山人壽則持續聚焦青年市場,將「吸引年輕世代」作為核心增員 方針,積極走入校園,透過暑期營隊、校園競賽、產學合作與獎學金 計畫,強化品牌與年輕族群的連結。南山每年投入超過新台幣2億元 於新人培育,提供長達12個月、超過200小時的系統化培訓課程,搭 配數位銷售技能強化與獎勵制度,協助新人穩定成長。另外,新光人 壽也預計招募外勤3,000人。
13 睿能創意
摘錄工商A 14
2025-07-09
 Gogoro電動機車資費大革新,8日宣布推出「0月租」資費方案,打 破固定月租制,首度導入「騎多少、付多少」的彈性計價機制,每月 依實際騎乘用量計費,每公里平均僅約1元,適用於所有PBGN聯盟旗 下新舊車主。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表示,隨著免月租方案的推出 ,也正式宣告台灣電動機車邁入新時代。

  Gogoro表示,此資費方案綁約24個月,無須繳交固定月費,開通時 僅需支付一次性「設定費」,做為電池、換電站與網路維運等基礎建 設費用;其後每月按使用量以每安時1.1元計費,平均每公里電費約 為1元,強調比油車更划算,對大學生、職場新鮮人與油轉電族群更 具吸引力。

  姜家煒說明,隨著0月租方案上路,料未來將成為主流方案,核心 訴求是希望消費者越騎越開心,也吸引越來越多客戶,因此此一方案 也將是常態方案,未來不會取消。在達成初步成果後,長期亦可創造 更高的現金流,希望可在2027年達成獲利。

  Gogoro表示,今年是營運滿10周年,10年來已布建超過2,700座換 電站,總投入超過140萬顆電池,其中70%以上為最新第三代,網路 覆蓋率達90%,幾乎每4家全聯超市就有1座換電站。依託全天候能源 網路及雲端大數據平台,Gogoro Network可即時監控與調度,持續優 化能源服務品質,已開始發揮規模經濟效益。

  Gogoro指出,自去年起啟動體質優化計畫,第一季營業支出已較去 年同期減少960萬美元,降幅達32.1%,財務結構穩健化成為此次推 出新資費的重要後盾。

  新方案推出同步搭配限時優惠,即日起至7月27日止,購買Gogoro 指定熱銷車款可享不同等級設定費優惠。例如購買Gogoro Pulse享設 定費全免,Delight與VIVA MIX享半價,EZZY可折抵2,000元;學生族 群憑有效學生證購買Pulse、Delight或VIVA MIX車款,也可享全免設 定費。

  此外,Gogoro與台新銀行合作推出「Gogoro Rewards聯名卡」進一 步擴大回饋。新辦聯名卡並購車者,可限額享設定費全免優惠;既有 車主若新申辦聯名卡、選用「0月租」方案並綁定Gogoro Wallet設定 自動扣繳資費者,最高可享10%點數回饋,再完成指定任務更有機會 獲得最高9,900點Gogoro Smart Points。

  Gogoro強調,「0月租」方案象徵從用戶需求出發的服務創新,也 將與PBGN聯盟持續深化合作,透過創新資費與彈性方案擴大電動機車 滲透率,推動智慧移動生態加速成形。
14 新光三越
摘錄工商A 14
2025-07-09

  少了「百貨店王」台中新光三越的大台中百貨市場,上半年整體營 收規模估約332.66億元,較去年同期縮水約55億元,年減逾14%。

  台中新光三越受氣爆事件影響最慘,上半年營收僅40.78億元、年 減65%,其餘各家營收均有成長,台中大遠百上半年營收衝破百億大 關、達到107.2億元,年增7.7%,成為台中百貨新店王;台中港三井 OUTLET、中友、廣三SOGO、台中LalaPort、大魯閣新時代等商場,上 半年營收分別年增7.5%~12%。

  業者表示,受到大環境不佳、消費力減弱影響,今年全台百貨零售 業表現普遍不理想,但台中百貨業卻一枝獨秀,主因是分食了台中新 光三越流失的部分業績,惟台中新光三越短少的76億元業績,並未全 數流進同業口袋。

  業界認為,新光三越暫停營業,不代表原本的消費者都不消費了, 應該是出現轉移與遞延效益,部分業績因此遞延消費。

  展望下半年,台中百貨業界認為,下半年百貨零售市場得面對關稅 戰、全球經濟動盪等不利因素干擾,大台中百貨市場目前雖然有新光 三越因暫停營業出現的市場空缺,但就怕消費者花錢的意願低落,因 此下半年的百貨市場還要持平觀察。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2月13日發生氣爆釀事件,歷經四個多月調查後 ,台中地檢署6月25日已同意發生氣爆的11、12樓解除封鎖,交還給 新光三越進行全面施工修繕,力拚第四季整棟商場重新復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沒有新光三越的七期百貨商圈,台中大遠百卻 因提供近百個臨時櫃位供新光三越廠商使用,推升上半年營收達107 .2億元,年增率7.7%,明顯是因新光三越停業而受惠。
15 中友百貨
摘錄工商A 14
2025-07-09
  少了「百貨店王」台中新光三越的大台中百貨市場,上半年整體營 收規模估約332.66億元,較去年同期縮水約55億元,年減逾14%。

  台中新光三越受氣爆事件影響最慘,上半年營收僅40.78億元、年 減65%,其餘各家營收均有成長,台中大遠百上半年營收衝破百億大 關、達到107.2億元,年增7.7%,成為台中百貨新店王;台中港三井 OUTLET、中友、廣三SOGO、台中LalaPort、大魯閣新時代等商場,上 半年營收分別年增7.5%~12%。

  業者表示,受到大環境不佳、消費力減弱影響,今年全台百貨零售 業表現普遍不理想,但台中百貨業卻一枝獨秀,主因是分食了台中新 光三越流失的部分業績,惟台中新光三越短少的76億元業績,並未全 數流進同業口袋。

  業界認為,新光三越暫停營業,不代表原本的消費者都不消費了, 應該是出現轉移與遞延效益,部分業績因此遞延消費。

  展望下半年,台中百貨業界認為,下半年百貨零售市場得面對關稅 戰、全球經濟動盪等不利因素干擾,大台中百貨市場目前雖然有新光 三越因暫停營業出現的市場空缺,但就怕消費者花錢的意願低落,因 此下半年的百貨市場還要持平觀察。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2月13日發生氣爆釀事件,歷經四個多月調查後 ,台中地檢署6月25日已同意發生氣爆的11、12樓解除封鎖,交還給 新光三越進行全面施工修繕,力拚第四季整棟商場重新復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沒有新光三越的七期百貨商圈,台中大遠百卻 因提供近百個臨時櫃位供新光三越廠商使用,推升上半年營收達107 .2億元,年增率7.7%,明顯是因新光三越停業而受惠。
16 崇光百貨
摘錄工商A 14
2025-07-09
  少了「百貨店王」台中新光三越的大台中百貨市場,上半年整體營 收規模估約332.66億元,較去年同期縮水約55億元,年減逾14%。

  台中新光三越受氣爆事件影響最慘,上半年營收僅40.78億元、年 減65%,其餘各家營收均有成長,台中大遠百上半年營收衝破百億大 關、達到107.2億元,年增7.7%,成為台中百貨新店王;台中港三井 OUTLET、中友、廣三SOGO、台中LalaPort、大魯閣新時代等商場,上 半年營收分別年增7.5%~12%。

  業者表示,受到大環境不佳、消費力減弱影響,今年全台百貨零售 業表現普遍不理想,但台中百貨業卻一枝獨秀,主因是分食了台中新 光三越流失的部分業績,惟台中新光三越短少的76億元業績,並未全 數流進同業口袋。

  業界認為,新光三越暫停營業,不代表原本的消費者都不消費了, 應該是出現轉移與遞延效益,部分業績因此遞延消費。

  展望下半年,台中百貨業界認為,下半年百貨零售市場得面對關稅 戰、全球經濟動盪等不利因素干擾,大台中百貨市場目前雖然有新光 三越因暫停營業出現的市場空缺,但就怕消費者花錢的意願低落,因 此下半年的百貨市場還要持平觀察。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2月13日發生氣爆釀事件,歷經四個多月調查後 ,台中地檢署6月25日已同意發生氣爆的11、12樓解除封鎖,交還給 新光三越進行全面施工修繕,力拚第四季整棟商場重新復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沒有新光三越的七期百貨商圈,台中大遠百卻 因提供近百個臨時櫃位供新光三越廠商使用,推升上半年營收達107 .2億元,年增率7.7%,明顯是因新光三越停業而受惠。
17 台北金融大樓
摘錄工商A 15
2025-07-09

  嘉義72年老字號小吃品牌「林聰明沙鍋魚頭」宣布正式插旗台灣最 高地標台北101,為這碗承載地方故事的經典滋味寫下新里程碑。從 嘉義二通發跡、登上Netflix世界小吃推介後即積極拓展版圖,2022 年起陸續進駐台南、機場及南港LaLaport等,如今站上台北101,宣 告嘉義小吃也能站上世界舞台。

  執行長林佳慧表示,101店雖不到6坪,卻意義非凡,想告訴大家, 嘉義小吃也能在最高地標迎接全世界旅人的味蕾。」她強調,林聰明 不僅接地氣,更接上國際WiFi,將台灣味推向全球。

  呼應永續潮流,林聰明通過「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認 證,成為愛海店家,101店菜單以「海洋永續」為靈感,推出選用取 得海洋之心永續標章的「沙鍋鬼頭刀魚排套餐」落實環保承諾。林佳 慧說:「當永續理念從建築蔓延到餐桌,希望每一口美味都能善待地 球。」

  為迎合國際旅客需求,101店推出8款主題套餐,包含唐揚、烏冬、 越南河粉、精釀啤酒,首推沙鍋炸蝦套餐、沙鍋河粉套餐、沙鍋烏龍 麵以及沙鍋魷魚套餐等,還有全新限定小食「炸牡蠣」,搭配嘉義白 醋沾醬,展現南部獨有風味。特別的是,店內也販售熱銷的林聰明沙 鍋魚頭杯麵與限量復刻的魚鬆爆米花。

  林聰明積極布局海外,7月底將參加東京「台灣祭」,現場烹煮沙 鍋魚頭,並計畫推出更多延伸商品、聯名啤酒與出口計畫,從嘉義走 向國際,林聰明用行動讓世界看見台灣小吃的無限可能。

18 盈錫精密
摘錄工商A 20
2025-07-09
  盈錫精密螺帽躋身全球前三大,建置通過TAF認證「精密量測實驗 室」,深獲國內外大廠信賴。秉持「永續、成長、卓越、誠懇」經營 策略,建構大台中製造基地,朝全球七大行銷服務中心版圖邁進。盈 錫精密智慧升級轉型製造服務業,提供優質客戶少量多樣,滿足「高 價值產品」客戶需求,做為頂尖客戶最大的製造後盾。

  盈錫精密總經理巫有崇表示,從微型企業啟動新一波的轉型升級, 公司主要核心流程盤點與合理化,以及對未來公司發展願景,勾勒出 符合製造業需要的智慧製造發展藍圖,透過數位匯流持續優化改善, 提供客戶更高的價值。對於品保的重視與決心,來自於經營者的態度 ,為了滿足國際大廠對於品質的堅持,歷年來持續投入各式高階量測 設備與數位管理系統的建置,以及專業品保人才的培育,其間為了確 保量測數據的公信力,在工研院量測中心的協助之下,更進一步建置 通過TAF認證、全球唯一的「精密螺帽檢測暨精密精密量測實驗室( TAF2867)」,出具的量測報告在國際間獲得國內外大廠信賴。

  盈錫精密執行副總經理巫有捷指出,因應產業未來朝向少量多樣高 精度的發展需要,透過智慧製造的推動進一步引進資通訊相關的軟硬 體整合應用,盈錫精密將提供優質客戶-少量多樣與量產混線的製造 能耐。在頂尖客戶投入中高階複合設備的研發階段,提供少量多樣、 高精度、高品質的精密零件製造。盈錫精密網址:http://www.yins h.com。

19 山太士
摘錄工商B1版
2025-07-09

  半導體材料出貨成長,達興(5234)第二季合併營收11.51億元, 季增4.1%,來到近七季來的單季高點,半導體材料營收比重也超過 15%。山太士(3595)也因AI晶片測試材料和翹曲控制材料出貨增加 ,6月營收創歷史新高,第二季營收8,872萬元,季增37.73%,半導 體材料比重增至7成。

  達興材料6月合併營收3.72億元,月減1.4%,年增15.7%,第二季 合併營收11.51億元,季增4.1%、年增11.9%,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 營收22.57億元,年增14.2%,創同期新高。

  達興表示,第二季顯示器材料銷售持平,半導體材料增加,營收占 比也拉高至逾15%。展望第三季,目前看來顯示器客戶較為保守,半 導體因新品量產出貨,仍會成長。整體來看,第三季營運仍有成長, 但匯率、關稅等因素影響下,預期今年旺季效應可能沒那麼明顯。

  達興在先進封裝、成熟和先進晶圓製程都有對應的產品,預期今年 還有三~五個新產品加入。公司先前法說會中預估2025年半導體材料 營收會有高二位數甚至三位數成長,單季的營收占比有機會衝上20% 。

  山太士公告6月營收4,885萬元,月增132.62%,年增475.54%,寫 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累計第二季營收8,872萬元,季增37.73%,今 年上半年累計營收1.53億元,年增127.02%。

  山太士近年積極轉型半導體材料市場,鎖定翹曲控制及AI晶片測試 的材料。山太士表示,過去營收來源主要來自光學及觸控,半導體營 收約只占3成,6月開始半導體材料出貨放大,營收比重接近7成。今 年在半導體材料放量出貨帶動之下,全年營收有機會轉虧為盈。
20 東方風能
摘錄工商B5版
2025-07-09
東方風能(7786)8日向臺灣證券交易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為今 年第15家國內公司(不含創新板)申請股票上市。

  東方風能8日在興櫃市場以253元下跌1.72元作收,收盤均價為251 .03元。

  東方風能公司董事長為陳柏霖,公司實收資本額近15.66億元,主 要產品包括海事工程船舶租賃、離岸風場近岸端及海上端建設工程及 各類海纜工程建設等。

  東方風能大股東為台南老牌知名營造商宏華營造,持股達43.54% ,宏華營造近年積極展開轉型,進行船隊投資及離岸風電投資;另雲 豹能源及國泰永續私募股權基金各有東方風能持股4.17%及5.96%。

  在獲利表現方面,東方風能去年稅前淨利為15.44億元,今年第一 季為3.2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各為7.94元、1.63元。

 
第 1 頁/ 共 19 頁( 375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