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股票名稱 |
標題 |
訊息來源 |
日期 |
1 |
泓辰 |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10-14 |
1.關係人或主要債務人或其連帶保證人名稱::耀創智電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耀創公司) 2.事實發生日:114/10/13 3.發生緣由:本公司客戶耀創公司發生退票情形,支票金額為新台幣24,531仟元。 4.債權種類或背書保證金額及其所占資產比例:截至114年10月13日止,本公司對耀創公司 應收款項48,157仟元,佔本公司114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表資產總額之3.83% 5.債權有無保全措施:本公司將採取法律程序取得擔保並依法求償。 6.預計可能損失:本公司將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公報9號規定針對無法回收之信用風險進 行相關備抵呆帳之提列。 7.因應措施:本公司正積極與客戶協商取得擔保及回收貨款事宜,藉以降低對 本公司所造成之影響。 8.其他應敘明事項 :本公司營運資金充裕,上開事項對本公司正常營運並無重大影響。 |
2 |
華旭先進 |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5-10-14 |
1.事實發生日:民國114年08月15日 2.公司名稱:華旭先進股份有限公司(原名:華旭矽材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 (1)公司名稱變更核准日期/事實發生日:民國114年08月15日 (2)公司名稱變更核准文號:經授商字第11430101870號 (3)更名案股東會決議通過日期:民國114年06月10日 (4)變更前公司名稱:華旭矽材股份有限公司 (5)變更後公司名稱:華旭先進股份有限公司 (6)變更前公司簡稱:華旭矽材 (7)變更後公司簡稱:華旭先進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1)本公司股票代號未變動,仍為6682,本公司簡稱變更為「華旭先進」。 (2)本公司英文名稱變動為「Hua Hsu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3)有關本公司更名全面換發有價證券等相關事宜,俟日期確定後,另行公告。 (4)本公司於民國114年08月19日收到經濟部變更登記核淮函。 (5)依據「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證券商業處買賣興櫃股票審查準則」 第二十七條規定,連續公告三個月。 |
3 |
永豐期貨 |
|
摘錄工商A1版 |
2025-10-14 |
中美貿易衝突再度升溫,引發上周五美科技股急跌,台股13日早盤 迎來補跌壓力、盤中最深下挫831點、回測10日線,所幸跌勢隨後收 斂、終場下跌378點或1.39%至26,923點作收。法人認為,9月的高點 沒有跌破之前,多頭格局仍然會延續,本周仍有望可站回27,000點整 數關卡,年底之前有望再創新高。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赴財委會進行業務概況報告與備詢時表示, 不會對台股未來作預測,但「股市最終回到基本面」,且台股的下跌 與美股相比來說收斂不少,他認為,關稅議題從4月以來開始,產業 已經過各種消息面、基本面的考驗,「投資人已學會消化也有解讀能 力」。
檢視13日法人籌碼面,自營商避險部位賣超高達119.56億元,而外 資期、現貨市場同步作空,外資大賣563.13億元,在台指期淨空單大 增4,309口至33,061口,雙雙來到8月20日以來新高,值得一提的是, 台積電現貨13日出現16筆鉅額交易、成交金額合計來到20.22億元, 成交最高價甚至來到1,580元。
永豐期貨表示,外資雖在期貨端偏空避險,但現貨持股仍具穩定性 ,市場對突發政策仍具一定韌性,接下來的關鍵將是台積電法說會。
華南投顧董事長呂仁傑說,13日早盤開低跌幅擴大至800多點,主 因為期貨部位斷頭所致,13日反應完之後本周盤勢有望向上,不過目 前市場偏向低檔承接,高檔追價意願較不強勁,接下來關鍵為台積電 法說、甲骨文全球AI大會、川習會進展等,才有望激勵台股再挑戰前 高。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也說,9月的高點26,400點沒跌破前,多頭 格局仍會延續,13日盤中大跌剛好清洗籌碼,後面賣壓可能不會那麼 大,後續中美衝突若不再擴大,加上台積電法說若釋出利多展望獲目 標價上調,外資買盤回流,有望可再帶動台股挑戰27,500點。 |
4 |
永豐期貨 |
|
摘錄工商B6版 |
2025-10-14 |
【永豐期貨分析師高秉宏提供,楊淨淳整理/】
中美關係急轉緊張,美股重挫,加密貨幣暴跌,避險需求黃金大漲 ,以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下跌0.69%,報98.85,10年期 美債殖利率跌至4.063%;台股13日拉回修正,新台幣貶值但未見恐 慌氛圍,若對匯市有避險需求,可參考期交所推出的匯率期貨。
上周重磅消息為中國大陸商務部寄出稀土出口禁令。對稀土磁體製 造技術出口限制也將擴大至更多類型磁體產品。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 於11月1日起對中國加徵100%關稅反擊。
這些數據顯示,市場對川普貿易政策言論反應敏感;尤其日圓,市 場對日本央行(BoJ)升息預期降溫,導致上周下跌約3.5%,為一年 來最大單周跌幅。
本周進入美股財報周,標普500家企業第三季獲利預估將較去年同 期成長8.8%,若未達成市場信心可能受打擊。全球主要央行於本周 先後發表言論,對國際間貨幣預料將帶來一定程度的震盪。 |
5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10-14 |
台股13日反應中美硝煙再起消息,加權指數跳空一度大跌逾800點 ,但逆勢激起小資族進場企圖,帶動零股交易金額衝高至228.14億元 ,創今年次高,成交股數再現「億級」規模,以近1.09億股登今年來 第五大量,買盤火力主要集中在市值ETF、電子權值股與高息ETF。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第三季大戶、中實戶及散戶全歸隊,代表大 戶的季成交值5億元以上交易人數有3,967人,成交值1億~5億元的中 實戶35,485人,成交值1億元以下的散戶達538萬6,911人,各創近五 、五及四個季度新高,分別季增49.03%、中實戶52.86%、與23.81 %。
第三季自然人占集中市場總成交值比重為54.16%,外資為33.6% ,國內法人為12.24%,第二季各為48.94%、37.29%、13.77%,內 資散戶蜂擁而上。
尤其10月13日、蓄積近半年的小資族「螞蟻雄兵」力量湧現,零股 交易爆出228.14億元,為今年來次高,僅低於2月3日的237.69億元; 成交股數約1.09億股為今年第五大量。
國內大型券商主管說,近期台股多頭列車疾行,先前偏觀望甚至一 路空手看指數屢創新高者不在少數,在此波上漲趨勢遲未找到進場點 ,雙十連假中美爭霸再起,美股狂瀉使得台股跟跌壓力顯現,反催出 小資族逢低布局意願。
統計零股交易熱門前十大個股有元大台灣50、台積電、鴻海、元大 高股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台50、緯創、華 邦電及國泰台灣領袖50;AI相關電子股、市值及高息ETF成小資族最 愛。
元大台灣50完成分割後,13日零股交易股數衝上1,595.36萬股,居 台股單日零股成交榜首,且刷新歷史次高紀錄。另台積法說在即,吸 引投資人趁股價回檔以零股交易方式搶進,13日成交金額達73.92億 元,為台積零股成交金額史上第12大,且第三度以超過千元價位躍居 零股交投前段班。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說,市場關注TACO交易再起,先前錯過4月 最佳進場點的投資搶進卡位,但對比目前股價估值都已至高點,未來 「習川會」的舉行成為最大變數。
|
6 |
萬寶投顧 |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10-14 |
台股13日反應中美硝煙再起消息,加權指數跳空一度大跌逾800點 ,但逆勢激起小資族進場企圖,帶動零股交易金額衝高至228.14億元 ,創今年次高,成交股數再現「億級」規模,以近1.09億股登今年來 第五大量,買盤火力主要集中在市值ETF、電子權值股與高息ETF。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第三季大戶、中實戶及散戶全歸隊,代表大 戶的季成交值5億元以上交易人數有3,967人,成交值1億~5億元的中 實戶35,485人,成交值1億元以下的散戶達538萬6,911人,各創近五 、五及四個季度新高,分別季增49.03%、中實戶52.86%、與23.81 %。
第三季自然人占集中市場總成交值比重為54.16%,外資為33.6% ,國內法人為12.24%,第二季各為48.94%、37.29%、13.77%,內 資散戶蜂擁而上。
尤其10月13日、蓄積近半年的小資族「螞蟻雄兵」力量湧現,零股 交易爆出228.14億元,為今年來次高,僅低於2月3日的237.69億元; 成交股數約1.09億股為今年第五大量。
國內大型券商主管說,近期台股多頭列車疾行,先前偏觀望甚至一 路空手看指數屢創新高者不在少數,在此波上漲趨勢遲未找到進場點 ,雙十連假中美爭霸再起,美股狂瀉使得台股跟跌壓力顯現,反催出 小資族逢低布局意願。
統計零股交易熱門前十大個股有元大台灣50、台積電、鴻海、元大 高股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台50、緯創、華 邦電及國泰台灣領袖50;AI相關電子股、市值及高息ETF成小資族最 愛。
元大台灣50完成分割後,13日零股交易股數衝上1,595.36萬股,居 台股單日零股成交榜首,且刷新歷史次高紀錄。另台積法說在即,吸 引投資人趁股價回檔以零股交易方式搶進,13日成交金額達73.92億 元,為台積零股成交金額史上第12大,且第三度以超過千元價位躍居 零股交投前段班。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說,市場關注TACO交易再起,先前錯過4月 最佳進場點的投資搶進卡位,但對比目前股價估值都已至高點,未來 「習川會」的舉行成為最大變數。
|
7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10-14 |
權王台積電威力不同凡響,受到定存投資人青睞,9月台積電定期 定額交易大增8,749戶、攀登至11萬8,276戶高峰,至於新科千金股台 達電,9月大增2,196戶排名上升至第13名。
值得注意的是,ETF長期存股熱門指標元大台灣50,也來到53萬5, 855戶新高、月增達51,571戶,創下首檔交易戶數突破50萬戶的ETF新 紀錄,主動式ETF也首度列入排名,主動統一台股增長入榜即躍升至 第16名。
據臺灣證券交易所13日公布,9月證券商承定期額額衝高至181.32 億元刷新高、月增達8.27%,此外證交所也公布9月個股及ETF定期定 額交易戶數前20名,表現最突出者,為台積電與台達電。
金融股則仍是定存族的最愛,在9月最新上升至12檔、占比6成,其 中,兆豐金從玉山金手中奪回第二名,9月交易戶數各增1,318戶及1 ,047戶,臺灣企銀則將中鋼擠下成為第20名。
元大台灣50股票分拆效應爆發,9月續攀高至53萬5,855戶,遙遙領 先第二名的國泰永續高股息29萬4,924戶,第三名及第四名依然是元 大高股息的27萬2,193戶及富邦台50的的24萬1,948戶。其中,受到關 注的是主動式ETF從5月問世後,深受投資人喜愛,主動統一台股增長 為首檔主動式ETF進入前20名之列,以14,307戶直接躍升至第16名, 表現狠甩高股息ETF;統一旗下的統一FANG+、因美股尖牙股大漲,9 月交易戶數大增2,498戶,表現可圈可點。
在高股息ETF方面,則不再是投資人的最愛,根據統計,9月高息E TF排名及交易戶數幾乎全面倒退嚕,8月排第20名的大華優利高填息 30退到20名之外,而元大台灣高息低波9月大減3,286戶、群益台灣精 選高息也減2,356戶。 |
8 |
富邦人壽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10-14 |
上市金控獲利13日全數出爐。受惠台股指數屢創新高,金控資本利 得豐厚,9月交出亮眼獲利成績單,13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達690.11 億元,年增87.61%,但與去年同期相較,前三季累計賺進4,032.82 億元、年減19.5%。
富邦金控13日公布,2025年9月自結稅後純益174.4億元、年增122 %,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909.2億元、年減25%,每股稅後純益(EP S)6.38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富邦金旗下人壽、銀行、證券、產險 等四家子公司,9月獲利均創歷年同期新高,北富銀累計獲利同步締 造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富邦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115.6億元,創歷年9月同期新高,年增24 0%,累計稅後純益478.5億元;台北富邦銀行9月稅後純益34.3億元 ,累計稅後純益291.7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8%及16%,續創 9月及累計稅後純益歷年新高紀錄,主因為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定, 累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年增12%及13%,帶動營 收雙位數成長。
富邦產險9月稅後純益8.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1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49%;富邦證券9月稅後純益11.6億元,主要受惠9月台股交投熱 絡,單月日均值突破6,400億元,帶動經紀收入成長,加上承銷案件 收入挹注,創下9月獲利歷史新高紀錄,累計稅後純益達76.3億元, 續創歷年同期獲利次高。
台新新光金控自結9月稅後純益75億元,為歷年單月最高,年增幅 達468.2%,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260.4億元,年增56.3%,EPS達1. 51元。旗下主獲利引擎台新銀行9月稅後純益19億元,創歷年單月第 三高,年增幅18.8%,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54.6億元,續創史上同期 新高,且較去年同期增加10.7%,主要受惠核心業務動能穩定發展。
台新人壽方面,9月稅後純益2.7億元,主因投資收益表現佳,挹注 單月獲利,前三季稅後純益16.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因股票資 本利得減少;台新證券9月稅後純益2.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但較上月相較獲利減少,主因證券市場指數波動大,投資相關評價及 處分利益減少,前三季稅後純益15.1億元。
新光銀行9月稅後純益7.5億元,前三季稅後純益20.2億元,若排除 今年度一次性提列員工安置計畫等費用影響,稅後純益年成長10%。
|
9 |
富邦產險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10-14 |
上市金控獲利13日全數出爐。受惠台股指數屢創新高,金控資本利 得豐厚,9月交出亮眼獲利成績單,13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達690.11 億元,年增87.61%,但與去年同期相較,前三季累計賺進4,032.82 億元、年減19.5%。
富邦金控13日公布,2025年9月自結稅後純益174.4億元、年增122 %,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909.2億元、年減25%,每股稅後純益(EP S)6.38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富邦金旗下人壽、銀行、證券、產險 等四家子公司,9月獲利均創歷年同期新高,北富銀累計獲利同步締 造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富邦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115.6億元,創歷年9月同期新高,年增24 0%,累計稅後純益478.5億元;台北富邦銀行9月稅後純益34.3億元 ,累計稅後純益291.7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8%及16%,續創 9月及累計稅後純益歷年新高紀錄,主因為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定, 累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年增12%及13%,帶動營 收雙位數成長。
富邦產險9月稅後純益8.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1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49%;富邦證券9月稅後純益11.6億元,主要受惠9月台股交投熱 絡,單月日均值突破6,400億元,帶動經紀收入成長,加上承銷案件 收入挹注,創下9月獲利歷史新高紀錄,累計稅後純益達76.3億元, 續創歷年同期獲利次高。
台新新光金控自結9月稅後純益75億元,為歷年單月最高,年增幅 達468.2%,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260.4億元,年增56.3%,EPS達1. 51元。旗下主獲利引擎台新銀行9月稅後純益19億元,創歷年單月第 三高,年增幅18.8%,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54.6億元,續創史上同期 新高,且較去年同期增加10.7%,主要受惠核心業務動能穩定發展。
台新人壽方面,9月稅後純益2.7億元,主因投資收益表現佳,挹注 單月獲利,前三季稅後純益16.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因股票資 本利得減少;台新證券9月稅後純益2.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但較上月相較獲利減少,主因證券市場指數波動大,投資相關評價及 處分利益減少,前三季稅後純益15.1億元。
新光銀行9月稅後純益7.5億元,前三季稅後純益20.2億元,若排除 今年度一次性提列員工安置計畫等費用影響,稅後純益年成長10%。
|
10 |
台新人壽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10-14 |
上市金控獲利13日全數出爐。受惠台股指數屢創新高,金控資本利 得豐厚,9月交出亮眼獲利成績單,13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達690.11 億元,年增87.61%,但與去年同期相較,前三季累計賺進4,032.82 億元、年減19.5%。
富邦金控13日公布,2025年9月自結稅後純益174.4億元、年增122 %,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909.2億元、年減25%,每股稅後純益(EP S)6.38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富邦金旗下人壽、銀行、證券、產險 等四家子公司,9月獲利均創歷年同期新高,北富銀累計獲利同步締 造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富邦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115.6億元,創歷年9月同期新高,年增24 0%,累計稅後純益478.5億元;台北富邦銀行9月稅後純益34.3億元 ,累計稅後純益291.7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8%及16%,續創 9月及累計稅後純益歷年新高紀錄,主因為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定, 累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年增12%及13%,帶動營 收雙位數成長。
富邦產險9月稅後純益8.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1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49%;富邦證券9月稅後純益11.6億元,主要受惠9月台股交投熱 絡,單月日均值突破6,400億元,帶動經紀收入成長,加上承銷案件 收入挹注,創下9月獲利歷史新高紀錄,累計稅後純益達76.3億元, 續創歷年同期獲利次高。
台新新光金控自結9月稅後純益75億元,為歷年單月最高,年增幅 達468.2%,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260.4億元,年增56.3%,EPS達1. 51元。旗下主獲利引擎台新銀行9月稅後純益19億元,創歷年單月第 三高,年增幅18.8%,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54.6億元,續創史上同期 新高,且較去年同期增加10.7%,主要受惠核心業務動能穩定發展。
台新人壽方面,9月稅後純益2.7億元,主因投資收益表現佳,挹注 單月獲利,前三季稅後純益16.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因股票資 本利得減少;台新證券9月稅後純益2.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但較上月相較獲利減少,主因證券市場指數波動大,投資相關評價及 處分利益減少,前三季稅後純益15.1億元。
新光銀行9月稅後純益7.5億元,前三季稅後純益20.2億元,若排除 今年度一次性提列員工安置計畫等費用影響,稅後純益年成長10%。
|
11 |
台灣新光商銀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10-14 |
上市金控獲利13日全數出爐。受惠台股指數屢創新高,金控資本利 得豐厚,9月交出亮眼獲利成績單,13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達690.11 億元,年增87.61%,但與去年同期相較,前三季累計賺進4,032.82 億元、年減19.5%。
富邦金控13日公布,2025年9月自結稅後純益174.4億元、年增122 %,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909.2億元、年減25%,每股稅後純益(EP S)6.38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富邦金旗下人壽、銀行、證券、產險 等四家子公司,9月獲利均創歷年同期新高,北富銀累計獲利同步締 造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富邦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115.6億元,創歷年9月同期新高,年增24 0%,累計稅後純益478.5億元;台北富邦銀行9月稅後純益34.3億元 ,累計稅後純益291.7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8%及16%,續創 9月及累計稅後純益歷年新高紀錄,主因為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定, 累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年增12%及13%,帶動營 收雙位數成長。
富邦產險9月稅後純益8.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1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49%;富邦證券9月稅後純益11.6億元,主要受惠9月台股交投熱 絡,單月日均值突破6,400億元,帶動經紀收入成長,加上承銷案件 收入挹注,創下9月獲利歷史新高紀錄,累計稅後純益達76.3億元, 續創歷年同期獲利次高。
台新新光金控自結9月稅後純益75億元,為歷年單月最高,年增幅 達468.2%,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260.4億元,年增56.3%,EPS達1. 51元。旗下主獲利引擎台新銀行9月稅後純益19億元,創歷年單月第 三高,年增幅18.8%,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54.6億元,續創史上同期 新高,且較去年同期增加10.7%,主要受惠核心業務動能穩定發展。
台新人壽方面,9月稅後純益2.7億元,主因投資收益表現佳,挹注 單月獲利,前三季稅後純益16.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因股票資 本利得減少;台新證券9月稅後純益2.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但較上月相較獲利減少,主因證券市場指數波動大,投資相關評價及 處分利益減少,前三季稅後純益15.1億元。
新光銀行9月稅後純益7.5億元,前三季稅後純益20.2億元,若排除 今年度一次性提列員工安置計畫等費用影響,稅後純益年成長10%。
|
12 |
富邦人壽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10-14 |
六大壽險9月獲利亮眼,合計稅後純益297.52億元,年增2.78倍, 前三季累計稅後純益987.1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8%。
富邦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11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0%,獲利 創下歷年9月同期新高;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為478.5億元。9月主要 投資收益來源為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國內股票股 利及基金配息收入。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9月稅後純益60.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344億元, 單月獲利強健,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挹注。9月隨聯準會 重啟降息,且最新點陣圖暗示年內尚有降息空間,加上AI題材熱絡, 帶動科技股領漲大盤,激勵股市持續創高。國泰人壽掌握波段操作, 伺機實現資本利得,並在經常性收益挹注下,整體獲利表現強健。
南山人壽保險本業表現穩健,受惠於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資本利得 挹注,9月稅後純益為29.27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為206.59億元 。
新光人壽9月稅後純益0.3億元,主要是資本利得挹注,單月由虧轉 盈;新光人壽今年前九月累計稅後純損312億元,因台新金、新光金 今年7月24日合併為台新新光金,台新新光金僅認列新光人壽7月24日 至9月30日的損益、稅後純益9.2億元。
目前新壽外匯準備金在充足水位,將以降低傳統避險支出為目標, 動態調控避險比例及避險工具組合,保險本業方面持續累積CSM,商 品策略聚焦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銷售。
台灣人壽9月稅後純益64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為177.4億元, 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為美元自年初來累計貶值7.1%,匯損增加。
凱基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28.05億元,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92.63億 元,年減約54%。 |
13 |
南山人壽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10-14 |
六大壽險9月獲利亮眼,合計稅後純益297.52億元,年增2.78倍, 前三季累計稅後純益987.1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8%。
富邦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11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0%,獲利 創下歷年9月同期新高;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為478.5億元。9月主要 投資收益來源為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國內股票股 利及基金配息收入。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9月稅後純益60.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344億元, 單月獲利強健,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挹注。9月隨聯準會 重啟降息,且最新點陣圖暗示年內尚有降息空間,加上AI題材熱絡, 帶動科技股領漲大盤,激勵股市持續創高。國泰人壽掌握波段操作, 伺機實現資本利得,並在經常性收益挹注下,整體獲利表現強健。
南山人壽保險本業表現穩健,受惠於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資本利得 挹注,9月稅後純益為29.27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為206.59億元 。
新光人壽9月稅後純益0.3億元,主要是資本利得挹注,單月由虧轉 盈;新光人壽今年前九月累計稅後純損312億元,因台新金、新光金 今年7月24日合併為台新新光金,台新新光金僅認列新光人壽7月24日 至9月30日的損益、稅後純益9.2億元。
目前新壽外匯準備金在充足水位,將以降低傳統避險支出為目標, 動態調控避險比例及避險工具組合,保險本業方面持續累積CSM,商 品策略聚焦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銷售。
台灣人壽9月稅後純益64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為177.4億元, 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為美元自年初來累計貶值7.1%,匯損增加。
凱基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28.05億元,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92.63億 元,年減約54%。 |
14 |
瑞利智工 |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10-14 |
和大集團瞄準全球無人機發展需求、去紅色供應鏈趨勢,及避開美 國高關稅桎梏,集團總裁沈國榮宣布,將斥資8,500萬美元,於美國 紐約州水牛城,打造無人機產業園區,包括和大、華豐、邦泰等和大 集團所屬上市櫃公司將共同響應外,還將邀集自動化業者等台灣無人 機國家隊成員,一同赴美設廠。
和大集團旗下上市輪胎廠華豐13日召開重訊記者會,總經理王嶠奇 宣布,華豐董事會通過將斥資2,800萬美元,取得日本住友橡膠美國 公司在紐約州的不動產,全案將送12月1日股東臨時會表決。據了解 ,未來取得的住友水牛城廠除將成為華豐在美輪胎生產基地外,其廠 區尚有大面積未開發區域,將作為和大集團的美國無人機產業基地使 用。
王嶠奇指出,因應美國關稅、反傾銷、反補貼稅政策及國際情勢變 化,華豐擬於美國建立輪胎的生產基地,並取得住友美國的該不動產 ,做為生產廠區使用。
把握水牛城基地的投資機會,和大集團順勢宣布在當地打造無人機 產業基地。沈國榮表示,和大集團將揪團籌組無人機團隊,由和大工 業負責無人機推進器,華豐負責無人機輪胎,邦泰負責無人機機體複 材。另該團隊擬邀請自動化公司加入,無人機團隊最快明年可進駐水 牛城,在美生產無人機零組件。
沈國榮規劃,水牛城無人機產業園區和大集團初期將投資8,500萬 美元,其中和大工業投資5,000萬美元,華豐投資2,500萬美元、華豐 美國子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
沈國榮透露,此次無人機整合單位,由開發無人機規格的美國無人 機國家隊,及台灣無人機國家隊負責,全案預定2027年產量1萬架, 2028年可望達2萬~5萬架,屆時無人機公司營運可望轉盈。
除無人機產業鏈進駐外,沈國榮也規劃,讓和大集團的汽車零件供 應鏈企業,包括和大、健信、瑞利等一同前往設廠,就近生產供應包 括特斯拉等美國車廠客戶所需零件,以避開美國對等關稅高牆。 |
15 |
雲達科技 |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10-13 |
OCP Global Summit 2025開放運算計畫全球高峰會將於10月13日至 16日在美國加州
聖荷西登場。隨AI算力需求暴增,全球雲端服務商與 供應鏈齊聚,展開一場基礎
設施的「肌肉秀」。台廠陣容空前,包括 光寶科、台達電、建準、雙鴻、緯穎、
雲達等均將大舉參展,展示從 機櫃電力、液冷散熱到整機系統的全方位實力。
由Meta主導的OCP高峰會被視為AI伺服器產業風向球,今年主題為 「Leading
the Future of AI」,聚焦AI資料中心的開放架構、永續 設計與高效運算,議程橫
跨逾200場簡報、26個分組會議,透過「AI 開放系統策略倡議」推動AI資料中心
標準化與模組化。從兆瓦級機櫃 、高壓直流配電,到液體冷卻、兩相側箱冷卻及
固態風扇等新興技術 ,完整揭示AI運算時代能源與熱管理的創新方向。
以電源為例,光寶科將展示最新兆瓦級資料中心方案,主打高效率 電力轉換
與智慧能耗管理,並提出綠色雲端與AI永續發展構想;散熱 方面,雙鴻推出液冷
整體解決方案,CDU(冷卻分配裝置)亦有液對 氣、液對液2種方案,及自動補
液機器人,建準則以模組化液冷系統 為核心,呼應AI模型規模化帶來的高熱密度
挑戰,展現台廠在節能與 系統穩定性上的技術深度。
此外,AI運算規模化同樣推動記憶體與網路架構革新,OCP今年特 別關注可
組合記憶體系統與CXL記憶體池化應用,透過動態壓縮與資 源共享提升效能;同
時推進開放軟體與精準時間同步專案,確保AI叢 集間超低延遲運算效能,為新世
代資料中心架構鋪路。
據悉,今年OCP共有27家企業砸重金入列最高等級「鑽石級」贊助 ,包括雙
鴻、光寶科、台達電、鴻佰、英業達、雲達、緯創及緯穎等 ;另有聯發科、神
達、和碩、明泰、永擎、華碩、微星、康舒、仁寶 、技嘉、建準、啟碁等入列其
他贊助名單。台廠今年參與OCP規模創 歷年之最,橫跨伺服器整機、電源、散熱
與網通等多領域,凸顯台灣 供應鏈AI基礎設施布局關鍵地位。 |
16 |
兆豐證券 |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10-13 |
金管會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公股金融機構扮演關 鍵角色,身
為公股龍頭的兆豐金控,旗下子公司兆豐銀行、兆豐證券 ,均已進駐高雄資產
管理專區。兆豐銀行高資產客戶資產管理規模( AUM),在國銀中名列前茅,
兆豐證券為首家進駐專區的公股券商, 兆豐金透過集團內部資源共享,搶攻高
資產理財市場,展現深耕高資 產金融服務的決心。
兆豐金控總經理張傳章擁有橫跨產官學豐富經歷,擔任過金管會副 主委、
中經院院長、證基會董事長、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等職務, 他主掌的兆豐金
控,對主管機關政策思維與監管邏輯,較一般純市場 出身者有更深入的了解;
另一方面,張傳章相當熟悉金融市場實務和 創新的需求,可以帶領集團,設計
出符合監管期待又滿足市場需求的 創新方案,成為兆豐金的新優勢。
張傳章認為,亞資中心政策的推進,是台灣金融業轉型升級的重要 關鍵,
作為金融業者,除了要持續與主管機關溝通,也必須強化內部 實力,特別在金
融商品設計上,精進各集團事業金融商品設計能力, 在妥適風險控管下推出具
競爭力的金融商品,以維持整體競爭優勢, 提升集團營運獲利。
推動亞資中心政策,其實不僅限於高雄專區,兆豐集團將採取「以 點帶
面」的策略,以高雄專區為試點,同時在全台各地全面布局亞資 中心的業務。
其中家族辦公室的服務,被視為亞資中心的關鍵項目之一,兆豐亦 將這項
業務視為重點項目。
張傳章表示,作為金管會前副主委,未來將充分發揮產官學溝通橋 樑的角
色,帶領兆豐集團把握此時代契機,主動提出相關政策建言、 積極參與各公會
的意見蒐集、協助政策持續優化。
張傳章認為,亞資中心的成功,需要產官學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他期
許自己帶領兆豐集團,把握新商機,推動跨境資產管理人才培 育、引進多元豐
富的國際視野及觀點,同時努力協助台灣金融業提升 國際競爭力,一起打造出
具台灣特色的亞資中心,對於台灣未來成為 亞太地區最具競爭力的資產管理樞
紐之一深具信心。 |
17 |
土地銀行 |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10-13 |
隨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及雙十連假中美貿易戰再爆,美 股應聲血
崩,影響公股銀行股債市投資策略,公股銀行認為,第四季 波動可能加劇,但
台股長線可延續上行動能,將以逐步從追逐題材轉 向實質能實現獲利的企業,
鎖定AI、高息個股;債市因預期第四季美 債殖利率呈區間震盪,將適度加碼債
券,逢利率彈升分批建置部位。
土地銀行指出,第四季市場資金焦點將從前三季的追逐AI題材轉向 AI獲
利,操作策略將鎖定能將營收成長轉化為實質EPS的公司;焦點 將從「雲端集
中」轉向「邊緣擴散」,將鎖定具備AI規格升級題材的 個股,逢修正將伺機進
場加碼。
債市方面,土銀第四季持續採多元資產配置策略,挑選信評等級優 良債
券,持續密切關注金融市場情勢,慎選優質發行主體,外幣債券 將配置浮動利
率債券,以降低利率變動對評價的影響風險。
臺灣銀行表示,第四季股票投資水位將維持在6成左右,美關稅政 策及地
緣政治風險持續,影響企業獲利,但台灣受惠AI需求強勁,將 是支撐經濟增長
的關鍵,後續操作將視金融市場狀況,動態調整投資 組合,伺機布局營運展望
佳且具高現金殖利率題材個股。
市場預估年底前美仍有2碼降息空間,關注地緣政治、對等關稅後 續發
展、美政府僵局影響。臺銀在風險與收益考量下,將逢利率彈升 分批布建信用
品質佳的債券標的,且美政府關門使經濟數據發布延宕 ,投資上更審慎。
兆豐銀行指出,目前台股部位相對較多,第四季將持平或小幅減碼 ,主要
因4月以來台股漲幅已大,近期市場雜音較多,預估第四季震 盪加劇,年底前
操作將較第三季保守,以穩健為主。選股聚焦AI所驅 動的半導體製造及高科技
相關零組件產業、軍工製造及民生消費復甦 的消費產業等。
債市考量未來通膨風險,將逢殖利率反彈買入固定利率債券並謹慎 波段操
作,但Fed降息1碼且其他央行貨幣仍寬鬆,第四季操作固定利 率債券區間預計
較前三季下移,浮動利率債券將延續擇優承作原則。
|
18 |
富邦投信 |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10-13 |
美股資金動能湧現,全集中到輝達、博通等AI半導體股逐利,也帶 旺台廠半
導體供應鏈,「含輝(輝達)ETF」最高飆逾5成!法人指出 ,據CMoney統計
至9月25日,含輝達5%的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 )今年以來飆51.68%,排
名第一,而高含輝量的富邦未來車(0089 5)、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也都
漲逾1成,看好AI發展後市,含 輝ETF可望續飆!
法人觀察,海外被動式股票ETF已有24檔成份股中有輝達,今年漲 幅雙位
數的占近4成,而將募集的貝萊德 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 0ETF亦鎖定標普500
市值50大企業;而海外主動式股票ETF也有二檔成 份股中含輝達,包括主動中
信ARK創新(00983A)、主動台新龍頭成 長(00986A),而將募集的摩根大
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00 989A)也會布局各種受惠於科技技術革命的
企業。
針對AI後市,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ETF經理人詹佳(峰)認 為,台
灣擁有擁有相對完整的半導體生態鏈,在全球AI數據中心先進 製程與技術的領
先獨占先機,這樣的優勢在未來二~三年不變,且目 前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正
快速擴張,未來進入代理AI、實體AI階段, AI新應用不斷推陳出新下,台灣半
導體股「軟硬通吃」,將迎來AI新 商機一波波,預料台灣半導體龍頭企業率先
受益,看好半導體族群仍 是未來幾年投資台股的領頭羊。
今年飆逾5成的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受益人數也創新高。 法人分
析,國防產業本身具有訂單來自政府,打入供應鏈後護城河廣 大等優勢,近期
搭上軍備需求擴增與AI技術革新,在雙紅利推動下將 大幅受惠。
富邦未來車(00895)ETF經理人王素珍則指出,市場傳出輝達正積 極推進
Robotaxi,過去亦曾投資自駕新創,顯示其在AI自駕生態系的 布局持續深化。
另一方面,多家雲端服務業者近期宣布加碼投資AI數 據中心,有助於進一步強
化輝達的營運表現。
中信美國創新科技(009801)經理人王建武表示,輝達在資料中心 GPU與
AI運算領域的領導地位目前仍無可撼動。Hopper與Blackwell等 架構持續推進技
術極限,而CUDA軟體生態系則築起了一道極高的護城 河,使客戶難以輕易轉
換至其他解決方案。這種硬體、軟體與整體架 構的垂直整合策略,是其能夠維
持高毛利率的關鍵。
此外,王建武認為,輝達估值相對其他科技巨頭其實不算太高,且 近期輝
達發表新一代產品Rubin CPX,顛覆AI晶片既有設計思維,顯 示輝達積極在AI
賽道上領跑業界。Rubin CPX預計2026年底出貨,有 望引領產業新潮流並鞏固
輝達的龍頭地位,足以享有較高的估值。在 美國經濟尚未出現明顯惡化、或是
AI領域出現強力競爭者前,輝達仍 適合投資人逢回布局。
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00989A)基金產品經理溥琪琳指 出,台
灣投資人對台灣科技股很熟悉,投資也不少,但是要完整掌握 科技產業的上下
游發展,還是應該要投資美國科技股。因為,台灣科 技股的表現,多數仰賴美
國科技股的業績。布局美國科技,不但可參 與獲利能力更強的美國科技企業、
取得創造更好超額回報的機會,也 可以補齊台股產業鏈沒掌握到的科技契機。
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基金(009807)研究團隊分析,科技股雖短 期波動
較高,但長期回報顯著,特別是近年來,生成式AI、5G通訊、 雲端普及化及資
安需求,構建科技股長期成長動能。與傳統產業相比 ,科技產業具備較高的資
本報酬率與獲利成長性,未來五至十年,科 技股在全球股市的權重仍有機會持
續提升,相關ETF的需求將同步增 加。 |
19 |
新光投信 |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10-13 |
美股資金動能湧現,全集中到輝達、博通等AI半導體股逐利,也帶 旺台廠半
導體供應鏈,「含輝(輝達)ETF」最高飆逾5成!法人指出 ,據CMoney統計
至9月25日,含輝達5%的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 )今年以來飆51.68%,排
名第一,而高含輝量的富邦未來車(0089 5)、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也都
漲逾1成,看好AI發展後市,含 輝ETF可望續飆!
法人觀察,海外被動式股票ETF已有24檔成份股中有輝達,今年漲 幅雙位
數的占近4成,而將募集的貝萊德 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 0ETF亦鎖定標普500
市值50大企業;而海外主動式股票ETF也有二檔成 份股中含輝達,包括主動中
信ARK創新(00983A)、主動台新龍頭成 長(00986A),而將募集的摩根大
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00 989A)也會布局各種受惠於科技技術革命的
企業。
針對AI後市,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ETF經理人詹佳(峰)認 為,台
灣擁有擁有相對完整的半導體生態鏈,在全球AI數據中心先進 製程與技術的領
先獨占先機,這樣的優勢在未來二~三年不變,且目 前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正
快速擴張,未來進入代理AI、實體AI階段, AI新應用不斷推陳出新下,台灣半
導體股「軟硬通吃」,將迎來AI新 商機一波波,預料台灣半導體龍頭企業率先
受益,看好半導體族群仍 是未來幾年投資台股的領頭羊。
今年飆逾5成的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受益人數也創新高。 法人分
析,國防產業本身具有訂單來自政府,打入供應鏈後護城河廣 大等優勢,近期
搭上軍備需求擴增與AI技術革新,在雙紅利推動下將 大幅受惠。
富邦未來車(00895)ETF經理人王素珍則指出,市場傳出輝達正積 極推進
Robotaxi,過去亦曾投資自駕新創,顯示其在AI自駕生態系的 布局持續深化。
另一方面,多家雲端服務業者近期宣布加碼投資AI數 據中心,有助於進一步強
化輝達的營運表現。
中信美國創新科技(009801)經理人王建武表示,輝達在資料中心 GPU與
AI運算領域的領導地位目前仍無可撼動。Hopper與Blackwell等 架構持續推進技
術極限,而CUDA軟體生態系則築起了一道極高的護城 河,使客戶難以輕易轉
換至其他解決方案。這種硬體、軟體與整體架 構的垂直整合策略,是其能夠維
持高毛利率的關鍵。
此外,王建武認為,輝達估值相對其他科技巨頭其實不算太高,且 近期輝
達發表新一代產品Rubin CPX,顛覆AI晶片既有設計思維,顯 示輝達積極在AI
賽道上領跑業界。Rubin CPX預計2026年底出貨,有 望引領產業新潮流並鞏固
輝達的龍頭地位,足以享有較高的估值。在 美國經濟尚未出現明顯惡化、或是
AI領域出現強力競爭者前,輝達仍 適合投資人逢回布局。
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00989A)基金產品經理溥琪琳指 出,台
灣投資人對台灣科技股很熟悉,投資也不少,但是要完整掌握 科技產業的上下
游發展,還是應該要投資美國科技股。因為,台灣科 技股的表現,多數仰賴美
國科技股的業績。布局美國科技,不但可參 與獲利能力更強的美國科技企業、
取得創造更好超額回報的機會,也 可以補齊台股產業鏈沒掌握到的科技契機。
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基金(009807)研究團隊分析,科技股雖短 期波動
較高,但長期回報顯著,特別是近年來,生成式AI、5G通訊、 雲端普及化及資
安需求,構建科技股長期成長動能。與傳統產業相比 ,科技產業具備較高的資
本報酬率與獲利成長性,未來五至十年,科 技股在全球股市的權重仍有機會持
續提升,相關ETF的需求將同步增 加。 |
20 |
元大投信 |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10-13 |
美股資金動能湧現,全集中到輝達、博通等AI半導體股逐利,也帶 旺台廠半
導體供應鏈,「含輝(輝達)ETF」最高飆逾5成!法人指出 ,據CMoney統計
至9月25日,含輝達5%的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 )今年以來飆51.68%,排
名第一,而高含輝量的富邦未來車(0089 5)、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也都
漲逾1成,看好AI發展後市,含 輝ETF可望續飆!
法人觀察,海外被動式股票ETF已有24檔成份股中有輝達,今年漲 幅雙位
數的占近4成,而將募集的貝萊德 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 0ETF亦鎖定標普500
市值50大企業;而海外主動式股票ETF也有二檔成 份股中含輝達,包括主動中
信ARK創新(00983A)、主動台新龍頭成 長(00986A),而將募集的摩根大
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00 989A)也會布局各種受惠於科技技術革命的
企業。
針對AI後市,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ETF經理人詹佳(峰)認 為,台
灣擁有擁有相對完整的半導體生態鏈,在全球AI數據中心先進 製程與技術的領
先獨占先機,這樣的優勢在未來二~三年不變,且目 前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正
快速擴張,未來進入代理AI、實體AI階段, AI新應用不斷推陳出新下,台灣半
導體股「軟硬通吃」,將迎來AI新 商機一波波,預料台灣半導體龍頭企業率先
受益,看好半導體族群仍 是未來幾年投資台股的領頭羊。
今年飆逾5成的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受益人數也創新高。 法人分
析,國防產業本身具有訂單來自政府,打入供應鏈後護城河廣 大等優勢,近期
搭上軍備需求擴增與AI技術革新,在雙紅利推動下將 大幅受惠。
富邦未來車(00895)ETF經理人王素珍則指出,市場傳出輝達正積 極推進
Robotaxi,過去亦曾投資自駕新創,顯示其在AI自駕生態系的 布局持續深化。
另一方面,多家雲端服務業者近期宣布加碼投資AI數 據中心,有助於進一步強
化輝達的營運表現。
中信美國創新科技(009801)經理人王建武表示,輝達在資料中心 GPU與
AI運算領域的領導地位目前仍無可撼動。Hopper與Blackwell等 架構持續推進技
術極限,而CUDA軟體生態系則築起了一道極高的護城 河,使客戶難以輕易轉
換至其他解決方案。這種硬體、軟體與整體架 構的垂直整合策略,是其能夠維
持高毛利率的關鍵。
此外,王建武認為,輝達估值相對其他科技巨頭其實不算太高,且 近期輝
達發表新一代產品Rubin CPX,顛覆AI晶片既有設計思維,顯 示輝達積極在AI
賽道上領跑業界。Rubin CPX預計2026年底出貨,有 望引領產業新潮流並鞏固
輝達的龍頭地位,足以享有較高的估值。在 美國經濟尚未出現明顯惡化、或是
AI領域出現強力競爭者前,輝達仍 適合投資人逢回布局。
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00989A)基金產品經理溥琪琳指 出,台
灣投資人對台灣科技股很熟悉,投資也不少,但是要完整掌握 科技產業的上下
游發展,還是應該要投資美國科技股。因為,台灣科 技股的表現,多數仰賴美
國科技股的業績。布局美國科技,不但可參 與獲利能力更強的美國科技企業、
取得創造更好超額回報的機會,也 可以補齊台股產業鏈沒掌握到的科技契機。
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基金(009807)研究團隊分析,科技股雖短 期波動
較高,但長期回報顯著,特別是近年來,生成式AI、5G通訊、 雲端普及化及資
安需求,構建科技股長期成長動能。與傳統產業相比 ,科技產業具備較高的資
本報酬率與獲利成長性,未來五至十年,科 技股在全球股市的權重仍有機會持
續提升,相關ETF的需求將同步增 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