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4015
台北股市

0981-868755

02-22508952

廣告連結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未上市即時新聞
未上市即時新聞
~ 訊息來源 全部收起全部展開
項次 股票名稱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1 星展銀行
摘錄工商A4版
2025-10-17
 臺灣週的「資產管理國際化」論壇,邀請外銀高層探討發展機遇成 為重頭戲。與會者強調,全球正迎來一波前所未見的財富轉移潮,預 計至2045年時,總額將高達85兆美元,隨著亞洲財富管理市場展現強 勁成長動能,亞洲家族辦公室迅速興起,為包括台灣在內的區域市場 ,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處長暨財富管理方案董事總經理Mr. Samrat Kh osla指出,財富管理領域迎來全新趨勢。首先,歷經前所未見的財富 累積後,全球資產正式進入跨世代傳承階段,且多集中亞洲;其次, 新一代財富承接者,普遍擁有高度科技素養與國際視野,預估這波全 球性財富轉移至2045年,總額將高達85兆美元。

  Samrat Khosla還說,近年來,亞洲設立家族辦公室的趨勢日益顯 著,家族辦公室的核心功能,不僅在於協助管理家族資產與投資組合 ,更提供一套具系統性的治理與決策架構,有效應對複雜且多元的家 族需求,同時促進家族成員尤其年輕一代參與,透過明確的傳承規劃 ,確保家族資產順利實現跨世代交接。

  星展集團執行委員兼消費金融業務暨財富管理主管許志坤表示,看 好亞洲財富管理市場前景有二大原因,一是亞洲財富崛起,以台灣為 例,AI生態圈在全球位居前列,而印尼、泰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 也展現出強勁的財富增長趨勢;眾多高淨值客戶、家族與其下一代, 正將資金投向亞洲,台商選擇將資金帶回國內,也為台灣帶來更多機 會。

  許志坤認為,在代際傳承的過程,年輕一代接手使家族財富迎來投 資思維的轉型,他們積極尋求有別於傳統資產的投資機會,對投資報 酬、資產多樣化及風險分散的需求強烈,對私募股權、避險基金與不 動產等另類資產興趣濃厚,另類資產具備上行空間。
2 臺灣銀行
摘錄工商A4版
2025-10-17

  穩定幣成國際金融界討論的熱門議題,台灣金融界是否跟進,央行 與金管會陸續表達支持的立場。財政部長莊翠雲16日在財委會業務報 告詢答時對此指出,金管會正在草擬相關法規,包括穩定幣未來發行 條件、透明度、連結的法定資產和監管等要件,同時也要看市場發展 的情況,像國外穩定幣有的是綁美元,有的是綁美債,公股銀行可視 市場情況,自行決定是否發行。

  目前正攜手8家銀行進行黃金RWA代幣化應用驗證的臺銀,是台灣最 具代表性的銀行,另一以外匯業務擅長的兆豐銀,是否發行穩定幣也 頗受矚目,兩家銀行分別被視為新台幣、外幣穩定幣最有可能的發行 機構。

  臺銀董事長凌忠嫄說明,作為國內唯一銷售實體黃金的銀行,黃金 RWA代幣化的研究,的確是由臺銀與其他銀行共同參與,目前正在進 行試驗階段;兆豐銀董事長董瑞斌表示,曾於例會受財政部邀請專家 針對穩定幣進行報告,並沒有進入到公股銀是否發行的討論階段。

  立委指出,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灣有空間發行穩定幣,將來 應會由金融機構發行,公股銀帶頭發行可以衝刺金融科技,並最有可 能的發行機構最大批發銀行,正與土銀、華銀、彰銀、臺企銀及民營 中信銀、永豐銀、上海商銀、將來銀行等共9家銀行,針對黃金代幣 化進行PoC(概念驗證)實證,預估年底前提出驗證可行性結果。
3 土地銀行
摘錄工商A4版
2025-10-17
  穩定幣成國際金融界討論的熱門議題,台灣金融界是否跟進,央行 與金管會陸續表達支持的立場。財政部長莊翠雲16日在財委會業務報 告詢答時對此指出,金管會正在草擬相關法規,包括穩定幣未來發行 條件、透明度、連結的法定資產和監管等要件,同時也要看市場發展 的情況,像國外穩定幣有的是綁美元,有的是綁美債,公股銀行可視 市場情況,自行決定是否發行。

  目前正攜手8家銀行進行黃金RWA代幣化應用驗證的臺銀,是台灣最 具代表性的銀行,另一以外匯業務擅長的兆豐銀,是否發行穩定幣也 頗受矚目,兩家銀行分別被視為新台幣、外幣穩定幣最有可能的發行 機構。

  臺銀董事長凌忠嫄說明,作為國內唯一銷售實體黃金的銀行,黃金 RWA代幣化的研究,的確是由臺銀與其他銀行共同參與,目前正在進 行試驗階段;兆豐銀董事長董瑞斌表示,曾於例會受財政部邀請專家 針對穩定幣進行報告,並沒有進入到公股銀是否發行的討論階段。

  立委指出,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灣有空間發行穩定幣,將來 應會由金融機構發行,公股銀帶頭發行可以衝刺金融科技,並最有可 能的發行機構最大批發銀行,正與土銀、華銀、彰銀、臺企銀及民營 中信銀、永豐銀、上海商銀、將來銀行等共9家銀行,針對黃金代幣 化進行PoC(概念驗證)實證,預估年底前提出驗證可行性結果。
4 將來銀行
摘錄工商A4版
2025-10-17
  穩定幣成國際金融界討論的熱門議題,台灣金融界是否跟進,央行 與金管會陸續表達支持的立場。財政部長莊翠雲16日在財委會業務報 告詢答時對此指出,金管會正在草擬相關法規,包括穩定幣未來發行 條件、透明度、連結的法定資產和監管等要件,同時也要看市場發展 的情況,像國外穩定幣有的是綁美元,有的是綁美債,公股銀行可視 市場情況,自行決定是否發行。

  目前正攜手8家銀行進行黃金RWA代幣化應用驗證的臺銀,是台灣最 具代表性的銀行,另一以外匯業務擅長的兆豐銀,是否發行穩定幣也 頗受矚目,兩家銀行分別被視為新台幣、外幣穩定幣最有可能的發行 機構。

  臺銀董事長凌忠嫄說明,作為國內唯一銷售實體黃金的銀行,黃金 RWA代幣化的研究,的確是由臺銀與其他銀行共同參與,目前正在進 行試驗階段;兆豐銀董事長董瑞斌表示,曾於例會受財政部邀請專家 針對穩定幣進行報告,並沒有進入到公股銀是否發行的討論階段。

  立委指出,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灣有空間發行穩定幣,將來 應會由金融機構發行,公股銀帶頭發行可以衝刺金融科技,並最有可 能的發行機構最大批發銀行,正與土銀、華銀、彰銀、臺企銀及民營 中信銀、永豐銀、上海商銀、將來銀行等共9家銀行,針對黃金代幣 化進行PoC(概念驗證)實證,預估年底前提出驗證可行性結果。
5 臺灣銀行
摘錄工商A6版
2025-10-17
 公股銀行今年前三季獲利大多較去年同期成長,立委16日關心公股 銀明年度調薪計畫。據了解,往年若軍公教調薪,泛公股銀多會循往 例配合全體調薪,如今年啟動全面加薪,明年應無全面調薪計畫,但 仍有既有年度晉級加薪,平均幅度約落在2%~4%,依員工職級而定 。

  九家公股銀除臺銀、土銀及輸銀為完全國營銀行,薪酬比照公務人 員,其餘泛公股銀近年連續多年調薪。以今年為例,軍公教調薪3% ,各公股銀多比照辦理全面調薪,再加上例行升等晉級調薪後,整體 平均調幅約4%~6%左右。

  公股銀高層認為,加薪前提應視有沒有通膨壓力而定,金融業薪資 原本就優於多數產業,「企業有賺錢,多給員工獎金很合理,相對地 少賺就少給」,但如果年年加薪,長期下來人力成本墊高,也是一種 負擔。

  立委並提到,少子化是國安問題,人口老化嚴重,若公股銀生育補 助能夠提高,將有助於鼓勵員工生育,如國內某大型金控每年符合第 一胎生育補助的員工僅200多人,以此舉例,假設每胎加10萬元,總 額約2,000多萬元,對公股銀來說,應該還可以負擔。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相信公股代表們會積極為員工謀取福利;兆 豐金控暨銀行董事長董瑞斌指出,雖然明年不一定會針對全體員工加 薪,但仍可以從年度晉級、績效獎金等來提升員工薪資,生育補助部 分,兆豐目前為第一胎12萬元、第二胎15萬元、第三胎18萬元,未來 是否增加,可以再研究。

  近期勞工請病假沒收全勤獎金議題掀起討論,臺灣金控暨銀行董事 長凌忠嫄說明,臺銀所有員工都是公務員,因此沒有全勤獎金。

  董瑞斌說,兆豐銀設有全勤獎金、不休假獎金,其中不休假獎金採 比例計算,若是正常休假,仍會依規定發放,不會因休假而全數取消 。
6 土地銀行
摘錄工商A6版
2025-10-17
 公股銀行今年前三季獲利大多較去年同期成長,立委16日關心公股 銀明年度調薪計畫。據了解,往年若軍公教調薪,泛公股銀多會循往 例配合全體調薪,如今年啟動全面加薪,明年應無全面調薪計畫,但 仍有既有年度晉級加薪,平均幅度約落在2%~4%,依員工職級而定 。

  九家公股銀除臺銀、土銀及輸銀為完全國營銀行,薪酬比照公務人 員,其餘泛公股銀近年連續多年調薪。以今年為例,軍公教調薪3% ,各公股銀多比照辦理全面調薪,再加上例行升等晉級調薪後,整體 平均調幅約4%~6%左右。

  公股銀高層認為,加薪前提應視有沒有通膨壓力而定,金融業薪資 原本就優於多數產業,「企業有賺錢,多給員工獎金很合理,相對地 少賺就少給」,但如果年年加薪,長期下來人力成本墊高,也是一種 負擔。

  立委並提到,少子化是國安問題,人口老化嚴重,若公股銀生育補 助能夠提高,將有助於鼓勵員工生育,如國內某大型金控每年符合第 一胎生育補助的員工僅200多人,以此舉例,假設每胎加10萬元,總 額約2,000多萬元,對公股銀來說,應該還可以負擔。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相信公股代表們會積極為員工謀取福利;兆 豐金控暨銀行董事長董瑞斌指出,雖然明年不一定會針對全體員工加 薪,但仍可以從年度晉級、績效獎金等來提升員工薪資,生育補助部 分,兆豐目前為第一胎12萬元、第二胎15萬元、第三胎18萬元,未來 是否增加,可以再研究。

  近期勞工請病假沒收全勤獎金議題掀起討論,臺灣金控暨銀行董事 長凌忠嫄說明,臺銀所有員工都是公務員,因此沒有全勤獎金。

  董瑞斌說,兆豐銀設有全勤獎金、不休假獎金,其中不休假獎金採 比例計算,若是正常休假,仍會依規定發放,不會因休假而全數取消 。
7 富邦產險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 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 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 別達32%與25%。

  工程險受惠綠能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簽單金額達186.7億元 、年增超過3成;健康險反映企業團體與個人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保 費達43.2億元、年增25%;任意車險部分,前三季簽單保費約877.3 5億元,僅較去年同期成長3.5%,不僅低於整體產險成長率7%,占 比也首度降至40%以下。

  產險業者分析,任意車險占比下降主要受到關稅政策遲未明朗、新 車買氣降溫影響,使新車投保與車險保費同步放緩,但續保率仍維持 穩定,整體車險仍為市場穩定支柱。

  前三季簽單保費前五大產險依序為富邦產險約528.6億元、年增4. 5%;國泰世紀產險約302.5億元、年增9.6%;新光產險約204.6億元 、年增4.6%;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166.2億元、年增5.6%;明台產 險約149.2億元、年增6.4%。其他泰安產險15%、南山產險12.5%、 美商安達產險25%、中信產險18.6%等均表現突出,成長率雙位數。

  疫情過後產險業者普遍重視核保收益勝於簽單規模,儘管簽單成長 幅度不若前幾年,但核保利潤卻持續創高。以華南產險、兆豐產險與 台灣產物自結獲利為例,前三季簽單保費分別為118.7億元、81.7億 元與74.3億元,年增率分別為6.5%、5%與8.2%;對應稅後盈餘達 12.7億元、6.54億元與9.34億元,不僅均較去年同期成長,部分甚至 創下歷史新高。
8 國泰產險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 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 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 別達32%與25%。

  工程險受惠綠能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簽單金額達186.7億元 、年增超過3成;健康險反映企業團體與個人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保 費達43.2億元、年增25%;任意車險部分,前三季簽單保費約877.3 5億元,僅較去年同期成長3.5%,不僅低於整體產險成長率7%,占 比也首度降至40%以下。

  產險業者分析,任意車險占比下降主要受到關稅政策遲未明朗、新 車買氣降溫影響,使新車投保與車險保費同步放緩,但續保率仍維持 穩定,整體車險仍為市場穩定支柱。

  前三季簽單保費前五大產險依序為富邦產險約528.6億元、年增4. 5%;國泰世紀產險約302.5億元、年增9.6%;新光產險約204.6億元 、年增4.6%;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166.2億元、年增5.6%;明台產 險約149.2億元、年增6.4%。其他泰安產險15%、南山產險12.5%、 美商安達產險25%、中信產險18.6%等均表現突出,成長率雙位數。

  疫情過後產險業者普遍重視核保收益勝於簽單規模,儘管簽單成長 幅度不若前幾年,但核保利潤卻持續創高。以華南產險、兆豐產險與 台灣產物自結獲利為例,前三季簽單保費分別為118.7億元、81.7億 元與74.3億元,年增率分別為6.5%、5%與8.2%;對應稅後盈餘達 12.7億元、6.54億元與9.34億元,不僅均較去年同期成長,部分甚至 創下歷史新高。
9 新安東京海險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 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 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 別達32%與25%。

  工程險受惠綠能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簽單金額達186.7億元 、年增超過3成;健康險反映企業團體與個人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保 費達43.2億元、年增25%;任意車險部分,前三季簽單保費約877.3 5億元,僅較去年同期成長3.5%,不僅低於整體產險成長率7%,占 比也首度降至40%以下。

  產險業者分析,任意車險占比下降主要受到關稅政策遲未明朗、新 車買氣降溫影響,使新車投保與車險保費同步放緩,但續保率仍維持 穩定,整體車險仍為市場穩定支柱。

  前三季簽單保費前五大產險依序為富邦產險約528.6億元、年增4. 5%;國泰世紀產險約302.5億元、年增9.6%;新光產險約204.6億元 、年增4.6%;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166.2億元、年增5.6%;明台產 險約149.2億元、年增6.4%。其他泰安產險15%、南山產險12.5%、 美商安達產險25%、中信產險18.6%等均表現突出,成長率雙位數。

  疫情過後產險業者普遍重視核保收益勝於簽單規模,儘管簽單成長 幅度不若前幾年,但核保利潤卻持續創高。以華南產險、兆豐產險與 台灣產物自結獲利為例,前三季簽單保費分別為118.7億元、81.7億 元與74.3億元,年增率分別為6.5%、5%與8.2%;對應稅後盈餘達 12.7億元、6.54億元與9.34億元,不僅均較去年同期成長,部分甚至 創下歷史新高。
10 明台產險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 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 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 別達32%與25%。

  工程險受惠綠能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簽單金額達186.7億元 、年增超過3成;健康險反映企業團體與個人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保 費達43.2億元、年增25%;任意車險部分,前三季簽單保費約877.3 5億元,僅較去年同期成長3.5%,不僅低於整體產險成長率7%,占 比也首度降至40%以下。

  產險業者分析,任意車險占比下降主要受到關稅政策遲未明朗、新 車買氣降溫影響,使新車投保與車險保費同步放緩,但續保率仍維持 穩定,整體車險仍為市場穩定支柱。

  前三季簽單保費前五大產險依序為富邦產險約528.6億元、年增4. 5%;國泰世紀產險約302.5億元、年增9.6%;新光產險約204.6億元 、年增4.6%;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166.2億元、年增5.6%;明台產 險約149.2億元、年增6.4%。其他泰安產險15%、南山產險12.5%、 美商安達產險25%、中信產險18.6%等均表現突出,成長率雙位數。

  疫情過後產險業者普遍重視核保收益勝於簽單規模,儘管簽單成長 幅度不若前幾年,但核保利潤卻持續創高。以華南產險、兆豐產險與 台灣產物自結獲利為例,前三季簽單保費分別為118.7億元、81.7億 元與74.3億元,年增率分別為6.5%、5%與8.2%;對應稅後盈餘達 12.7億元、6.54億元與9.34億元,不僅均較去年同期成長,部分甚至 創下歷史新高。
11 南山產險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 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 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 別達32%與25%。

  工程險受惠綠能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簽單金額達186.7億元 、年增超過3成;健康險反映企業團體與個人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保 費達43.2億元、年增25%;任意車險部分,前三季簽單保費約877.3 5億元,僅較去年同期成長3.5%,不僅低於整體產險成長率7%,占 比也首度降至40%以下。

  產險業者分析,任意車險占比下降主要受到關稅政策遲未明朗、新 車買氣降溫影響,使新車投保與車險保費同步放緩,但續保率仍維持 穩定,整體車險仍為市場穩定支柱。

  前三季簽單保費前五大產險依序為富邦產險約528.6億元、年增4. 5%;國泰世紀產險約302.5億元、年增9.6%;新光產險約204.6億元 、年增4.6%;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166.2億元、年增5.6%;明台產 險約149.2億元、年增6.4%。其他泰安產險15%、南山產險12.5%、 美商安達產險25%、中信產險18.6%等均表現突出,成長率雙位數。

  疫情過後產險業者普遍重視核保收益勝於簽單規模,儘管簽單成長 幅度不若前幾年,但核保利潤卻持續創高。以華南產險、兆豐產險與 台灣產物自結獲利為例,前三季簽單保費分別為118.7億元、81.7億 元與74.3億元,年增率分別為6.5%、5%與8.2%;對應稅後盈餘達 12.7億元、6.54億元與9.34億元,不僅均較去年同期成長,部分甚至 創下歷史新高。
12 中信產險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全體產險業簽單保費近2,200億元,較去年 同期成長7%,顯示國內經濟穩健、企業投保意識提升及防災意識升 溫,產險市場維持穩健成長,以工程險與健康險成長最顯著,年增分 別達32%與25%。

  工程險受惠綠能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簽單金額達186.7億元 、年增超過3成;健康險反映企業團體與個人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保 費達43.2億元、年增25%;任意車險部分,前三季簽單保費約877.3 5億元,僅較去年同期成長3.5%,不僅低於整體產險成長率7%,占 比也首度降至40%以下。

  產險業者分析,任意車險占比下降主要受到關稅政策遲未明朗、新 車買氣降溫影響,使新車投保與車險保費同步放緩,但續保率仍維持 穩定,整體車險仍為市場穩定支柱。

  前三季簽單保費前五大產險依序為富邦產險約528.6億元、年增4. 5%;國泰世紀產險約302.5億元、年增9.6%;新光產險約204.6億元 、年增4.6%;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166.2億元、年增5.6%;明台產 險約149.2億元、年增6.4%。其他泰安產險15%、南山產險12.5%、 美商安達產險25%、中信產險18.6%等均表現突出,成長率雙位數。

  疫情過後產險業者普遍重視核保收益勝於簽單規模,儘管簽單成長 幅度不若前幾年,但核保利潤卻持續創高。以華南產險、兆豐產險與 台灣產物自結獲利為例,前三季簽單保費分別為118.7億元、81.7億 元與74.3億元,年增率分別為6.5%、5%與8.2%;對應稅後盈餘達 12.7億元、6.54億元與9.34億元,不僅均較去年同期成長,部分甚至 創下歷史新高。
13 亞東證券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金管會公布今年公平待客成績單。評核結果排名前25%業者共計2 8家、最佳進步獎4家。金管會法律事務處處長林志憲指出,本次評核 結果,金融業者整體表現呈現進步,並多已建立公平待客原則相關機 制,重視公平待客企業文化。

  金管會今年度將「業者防制詐騙的措施及成效」及「申訴處理機制 的健全性」列為加強評核重點,業者積極強化,包含強化臨櫃關懷成 功攔阻詐騙案件數及金額、導入客訴品質管理系統專業驗證制度等。

  今年最佳進步獎得獎業者為合作金庫銀行、亞東證券、凱基人壽及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等4家,以鼓勵業者較上次受評有顯著進步。 排名前25%業者,共有銀行業9家、大型綜合證券商3家、其他綜合證 券商5家、壽險業6家及產險業5家,共28家。

  林志憲表示,今年度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核首次委外,委由 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辦理。優化評核措施,包含線上系統填答 與評分、橫向評核原則等。其中,評核以各原則由相同評委負責評分 方式,讓評核盡可能達到公平。另外,今年更提升評核結果的透明度 ,各受評業者可線上查詢自身總分的級距(採四分法),除第1、2級 距名單已對外公告外,第三、四級距公司可於系統上查詢自身屬於第 三或四級距,較前屆僅公告第一、二級距名單更為透明。

  此外,也就各細項評核指標如落實情形、金融消費爭議情形、董事 會推動的重視及具體作為等情形、金融檢查與日常監理情形四大項目 分別提供受評業者查詢是否達同業平均,作為未來策進的參考。

  林志憲說,今年度金管會對36家銀行、9家大型綜合證券商、19家 其他綜合證券商、21家壽險公司及19家產險公司評核,檢視2024年度 金融業落實公平待客原則情形。本次評核結果揭露範圍,分2級距公 布,第1級距為前25%業者,第2級距為前26%~50%業者,同時維持 表揚前25%業者,以及頒發最佳進步獎。明年度的加強評核重點,則 是維持跟今年一樣。
14 新安東京海險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金管會公布今年公平待客成績單。評核結果排名前25%業者共計2 8家、最佳進步獎4家。金管會法律事務處處長林志憲指出,本次評核 結果,金融業者整體表現呈現進步,並多已建立公平待客原則相關機 制,重視公平待客企業文化。

  金管會今年度將「業者防制詐騙的措施及成效」及「申訴處理機制 的健全性」列為加強評核重點,業者積極強化,包含強化臨櫃關懷成 功攔阻詐騙案件數及金額、導入客訴品質管理系統專業驗證制度等。

  今年最佳進步獎得獎業者為合作金庫銀行、亞東證券、凱基人壽及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等4家,以鼓勵業者較上次受評有顯著進步。 排名前25%業者,共有銀行業9家、大型綜合證券商3家、其他綜合證 券商5家、壽險業6家及產險業5家,共28家。

  林志憲表示,今年度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核首次委外,委由 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辦理。優化評核措施,包含線上系統填答 與評分、橫向評核原則等。其中,評核以各原則由相同評委負責評分 方式,讓評核盡可能達到公平。另外,今年更提升評核結果的透明度 ,各受評業者可線上查詢自身總分的級距(採四分法),除第1、2級 距名單已對外公告外,第三、四級距公司可於系統上查詢自身屬於第 三或四級距,較前屆僅公告第一、二級距名單更為透明。

  此外,也就各細項評核指標如落實情形、金融消費爭議情形、董事 會推動的重視及具體作為等情形、金融檢查與日常監理情形四大項目 分別提供受評業者查詢是否達同業平均,作為未來策進的參考。

  林志憲說,今年度金管會對36家銀行、9家大型綜合證券商、19家 其他綜合證券商、21家壽險公司及19家產險公司評核,檢視2024年度 金融業落實公平待客原則情形。本次評核結果揭露範圍,分2級距公 布,第1級距為前25%業者,第2級距為前26%~50%業者,同時維持 表揚前25%業者,以及頒發最佳進步獎。明年度的加強評核重點,則 是維持跟今年一樣。
15 台灣證交所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金管會人事異動再拋震撼彈,今年1月甫成立的「金融市場發展及 創新處」首任處長胡則華提離職,將於11月辦理退休,之後應轉戰證 交所。歷任證期局、綜規處的胡則華備受金管會歷任主委器重,凡事 嚴謹、細心,也是同事們眼中的好長官。

  美國杜克大學國際發展政策學研究所碩士、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 政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的胡則華,工作傑出、思維創新又膽大心細,是 金管會重點栽培對象,年紀輕輕就在2021年就陞任綜合規劃處處長、 2025年1月1日剛調任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不到一年轉戰證交所, 頗令人意外。

  胡則華在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雖只有十個月,因肩負著全台金融 科技發展的重任,工作吃重,從金融科技發展政策的擬訂、規劃及推 動、到金融科技創新園區與生態圈的發展及輔導、綠色與永續金融整 體政策的研擬及推動、資產管理中心整體政策的研擬及管考,還要負 責跨部會金融科技與金融業淨零減碳相關工作的推動及協調、金融科 技、綠色及永續金融概念的推廣。

  新處的成立,胡則華也要擔綱尋找人才的責任,一直習慣「校長兼 撞鐘」,上任之初首要任務就是「找到對的人」,前不久才大舉徵才 ,全力達成被交付的金融市場卓越計畫,另外,實體資產代幣化(R WA)模擬實證、金融科技產業聯盟、AI指引、金融科技創業投資基金 等,也都在她手中完成。但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甫成立十個月,掌 舵手就離開,不免令人擔心未來發展,更好奇下一位接棒者會是誰, 據悉,繼任人選內升機率最大。
16 國泰產險
摘錄工商A 12
2025-10-17
  「2025財訊金融獎」16日舉行頒獎典禮,國泰金控暨國泰人壽、國 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共榮獲六項大獎,國泰運用數位金 融創新、落實公平待客、致力高齡友善等客戶服務,皆是以客戶為中 心,做到不僅解決問題還要進一步做到比客戶想得多更多,這些服務 推出讓客戶有感,也贏得多項客戶推薦首選品牌。

  國泰金控榮獲「永續金融獎-金控類優質獎」,2025年持續展現永 續金融先行者作為,不僅三度登上倫敦證交所舉辦的「氣候投資高峰 論壇」,更四度參與紐約氣候週,從台灣、亞洲觀點出發,扮演歐美 與亞洲溝通能源轉型議題的重要橋樑。

  國泰人壽積極從數位服務到實體關懷,打造有愛、無障礙的服務環 境,其中在數位服務方面,於官網設立「金融友善服務專區」,提供 「字體大小切換」、「文字轉換語音朗讀」、「網頁深淺模式」等三 大貼心功能,獲得最高無障礙等級AAA標章。

  國泰世華銀行長年深耕各項數位金融領域,提供消費者多元、完善 、創新的金融服務。

  國泰世華成立「AI卓越中心」,作為全行AI發展的核心樞紐,設立 多元規劃團隊,涵蓋客戶應用、員工助手、資訊應用以及基礎建設等 領域,範疇橫跨將近20個部門,並且有超過200名同仁參與推動,已 打造出多項應用成果。

  國泰產險為滿足多元族群需求,針對新住民、高齡、身心障礙者等 不同面向客戶,推出各項暖心服務,除為外籍保戶規劃多語說明理賠 短影音與理賠申請書外,亦針對數位障礙者提供「線上共覽」技術, 即時解決數位投保操作障礙服務,致力提升客戶服務的溫度與速度, 積極打造多元共融的友善環境。

  國泰證券致力為投資人打造便捷且具溫度的金融環境,不僅開創台 股定期定額智慧加減碼、股息再投資等投資加值功能,更透過AI智能 助理「阿發」提供24小時即時客服、ETF申購等零時差便利服務。
17 住商實業
摘錄工商A 15
2025-10-17
 儘管中部四縣市房價持續攀升,惟人口仍高度集中於台中市。據實 價登錄資料顯示,台中市新建案每坪均價已達55.4萬元,較2023年上 漲22.6%,惟高房價並未阻擋人口流入,今年截至前三季,台中市淨 遷入逾1.3萬人,在全台僅次於桃園,穩居人口磁吸力亞軍。

  相較之下,彰化、雲林、南投房價近二年來雖漲逾1成,仍難留住 人口,顯示台中都會圈吸附效應持續擴大。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彰化、雲林、南投三縣 雖然呈現人口外流,房價卻依舊逆勢上揚。根據統計,彰化縣今年截 至前三季淨遷出8,521人,房價行情卻上漲14%、每坪均價來到34.3 萬元;南投縣淨遷出1,036人,房價漲至29.4萬元,漲幅10.9%;雲 林縣則淨遷出3,015人,每坪漲至26.2萬元,房價漲勢亦達9.2%。

  住商不動產中區協理賴萬認為,中部地區人口遷移與房價變動會有 如此趨勢,主因有兩大面向,一是台中集大型建設、軌道經濟及產業 園區於一身,磁吸產業人口的同時,亦受到嚮往生活機能的自住客群 青睞,加大人口遷移強度與房價發展空間;二是彰、雲、投生活圈長 年有人口外移問題,且少有建設話題,房價較屬低檔,惟近年來年輕 人口分戶需求大增,加上台中蛋黃區開發飽和,建商逐步往蛋白縣市 布局,衝高區域成交單價,因此蛋白縣市皆出現「價漲人退」現象。
18 台塑新智能
摘錄工商A 15
2025-10-17
  台塑新智能宣布,成功與工研院合作開發鋰電池乾式電極技術,為 國內新能源技術在材料與製程上的重要突破,藉此正式建立乾式電極 製程能力,推動電池關鍵技術國產化,為儲能及電動車發展奠定基礎 。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乾式電極技術開發具重要戰略意義 ,因相較現行主流濕式製程,乾式製程可省略耗能甚鉅的塗佈、乾燥 及溶劑回收等環節,大幅降低能耗、碳排放及有機溶劑使用,並減少 設備投資、人力需求與製程複雜度,提升整體生產效率,對推進環保 製造、強化供應鏈韌性更具有長遠效益,近期大陸、韓國、美國等主 要電池研發大廠均已積極投入,是鋰電池製造的關鍵核心技術。

  尤其,乾式電極技術亦是推動全固態電池商業化的重要關鍵。由於 全固態電池對材料密度與界面結構要求相當高,乾式製程可形成更穩 定的電極結構,並提升能量密度與製程效率。乾式電極技術可應用於 鋰電池正負極材料製造,涵蓋電動車電池模組、儲能設備、攜帶式電 子產品及電力機具等廣泛領域。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目前全球鋰電池電極大多採用濕式 製程,工序繁瑣、能耗較高。乾式電極製程僅需將活性材料、黏結劑 與導電劑等粉末均勻混合,工序更為簡潔高效,對環境友善度更高。
19 新光三越
摘錄工商A 15
2025-10-17
  新光三越第二波周年慶16日開跑,不僅「店后」台北信義新天地、 「店王」台中店首度同步登場,新光三越副董暨總經理吳昕陽、執行 副總吳昕昌兄弟,更親自坐陣台中店、台北信義四店督軍,力拚業績 目標達陣。吳昕昌表示,首日二店業績挑戰20億元,來客32萬人,較 去年成長3%,將創周年慶史上首日業績新高紀錄。

  吳昕昌表示,今年台中店配合復業時間,周年慶首度與台北信義新 天地聯合舉辦,有信心首日業績衝破20億元。以信義新天地四個館來 說,集客是最大亮點,包含A11的現代百貨快閃、A9的SKM MEN’S及 「鬼滅百景」等多元化商品與活動,都是帶動信義區人流穿梭關鍵。

  吳昕昌強調,今年百貨業確實辛苦,所以周年慶最大挑戰還是在於 如何吸引客人進館,整體策略除引進更多話題新櫃,像A9館的SKM M EN’S的110個牌子,多數品牌包括UNDERCOVER、GOOPiMADE等即自帶 流量大幅吸客。

  此外,今年整體行銷有增無減,為確保首日北、中二大店周慶首日 系統順暢,新光三越後台技術團隊更增加8台主機伺服器,以應對龐 大的交易量。

  吳昕昌表示,台中店重新開業後三周以來,人潮明顯超出預期,顯 示顧客已回流並對新光三越的回歸日常有感,期許先順順的平穩營運 ,讓顧客習慣後再銜接周年慶活動,對周慶業績沒有預設目標。

  他說,台中店今年因為氣爆意外停業超過226天,業績受到影響, 店王寶座讓人,但是整體新光三越全年業績超過800億元應該沒有問 題。他強調,內部期待台中店明年一定會再奪回店王寶座「今年先蹲 下來休息一下,是為了明年站得更高、跳得更高」。

  信義新天地今年周年慶強打國際化,與日韓百貨深度合作,並搭上 動漫電影熱潮,推出「鬼滅百景」快閃展覽,開跑首日,消費者聚焦 搶購高端彩妝與保養品;另看準下周氣溫預計驟降的預期心理影響, 秋冬服飾買氣可望升溫,熱門運動鞋款Salomon等表現亮眼,帶動整 體銷售雙位數成長,歐系家電亦有1成業績成長,預計信義店全檔業 績挑戰63億元。
20 寶元數控
摘錄工商A 17
2025-10-17
  工業4.0控制器領導品牌-寶元數控(4587)旗下子公司寶元智造 ,正式宣布與全國電子攜手合作,推出跨界整合新模式。首波據點「 寶元快客櫃×全國電子民族店」自10月15日試營運,並將於11月初正 式開幕,未來將陸續拓展至全國電子全台門市,逐步導入各地銷售據 點,此舉象徵寶元集團從智慧製造跨足消費市場的重要里程碑,也為 國內家居產業開啟全新通路篇章。

  「寶元快客櫃」主打快速交期、彈性客製、模組設計,從單品櫃到 全屋系統櫃皆能靈活搭配,深受年輕家庭與設計師喜愛,透過此合作 ,產品更貼近消費者生活,也讓全國電子門市從傳統3C家電銷售,進 一步延伸至智慧居家整合服務,為顧客帶來更完整的生活提案。

  首間合作店位於高雄市全國電子民族店,現場設有專屬展示空間, 提供櫃體體驗、設計諮詢與即時下單服務。未來,北台灣門市也將陸 續開幕,並作為示範據點,雙方將以區域旗艦店為核心,逐步推展至 全台,讓更多家庭輕鬆體驗「系統櫃也能即買即裝」的新概念,實踐 「智慧製造走進生活,設計靈感走進每個家」。

  寶元數控長年深耕於智慧製造與自動化技術,旗下寶元智造進一步 延伸技術實力,打造從板材加工、設計生產到終端銷售的一站式整合 服務。

  此次與全國電子的合作,代表寶元集團成功串聯「製造端×通路端 ×消費端」的完整價值鏈,讓台灣製造不再只是工業生產,而是走進 每一個家的生活實踐。

  未來,寶元智造將持續以「從工業製造到美好生活」為願景,推動 家居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的智能化、品牌化與國際化。更多資訊可洽寶 元智造官方LINE:@lncmac或上Facebook搜尋:寶元快客櫃官方粉絲 頁。
 
第 1 頁/ 共 23 頁( 448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