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玉山挺中油 守護生物多樣性 |
摘錄經濟A 10 |
2025-06-24 |
玉山銀行及台灣中油響應政府政策,推動台灣接軌國際趨勢,本次與台灣中油攜手訂定OECM (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連結貸款,將企業落實「物種保育、棲地維護、環境永續」的具體行動與金融連結。
同時,玉山銀行也創市場之先,與企業商議將取得台灣「保育共生地認證」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育指標之一,以逐步達成聯合國「30 x 30」目標,邁向石化重工業與生態共生共榮。
能源事業與民生經濟息息相關,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共存,是首要課題之一。台灣中油為台灣最大的石化能源公司,廠區遍布不同地貌與近郊都會區,和自然環境緊密相關。因此台灣中油致力於和各領域專家合作,推動陸域生態監測調查,近年更希望引入OECM的概念,將廠區化身生態綠洲,同時規劃成立生態保育公益信託基金,優先針對農業部保育行動計畫中的瀕危物種進行保育,打造台灣野生動物友善永續家園。
玉山強調,生物多樣性是我們共同的資產,生態保育有賴長期穩定地經營。玉山銀行持續透過金融影響力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本次與台灣中油的合作案,不僅落實協助台灣產業轉型的使命,更是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具體承諾。OECM連結貸款將考量企業於物種保育及森林等棲地維護的投入,鼓勵企業積極採行多元的永續行動,達成2050淨零及生物多樣性正成長的雙重目標。
玉山長期投入環境永續及生態保育,積極接軌國際,不僅於2024年發布台灣首本通過TNFD符合性查核之自然報告書,獲最高評級肯定,更於今年入選國際赤道原則協會(Equator Principle)執行委員(Steering Committee),協助國際組織規劃全球銀行業永續管理相關機制,為首家入選執行委員的台灣金融機構。
展望未來,玉山除達成淨零目標、引導資金流向生態永續,也將致力於協助提供全球專案型融資基準,用以判斷、評估和管理評估過程中涉及的環境和社會風險,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看見台灣在淨零永續的努力。
|
2 |
經部穩物價 中油吸收差額 |
摘錄經濟A3版 |
2025-06-24 |
美軍空襲伊朗核子設施,介入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外界關注伊朗若封鎖荷姆茲海峽對台影響。經濟部長郭智輝昨(23)日表示,國內有20%原油、25%天然氣須經過荷姆茲海峽,一旦遭封鎖,經濟部須全力補足市場需求,穩定供應。
郭智輝表示,屆時國際油、氣價格勢將上漲,所以需要國營事業來穩定物價,將先由中油吸收差額。他表示,油價上漲10%,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0.3個百分點;電價上漲1%,CPI上漲0.027個百分點。
郭智輝表示,封鎖荷姆茲海峽,國際原油價格勢將上漲,經濟部從每桶80美元至130美元都有做各種情境分析及因應,他表示,這不是只有中油或經濟部在因應,行政院也做全盤考量。
經濟部官員表示,中油現已全力將國內油庫和氣槽全部先「灌飽」,若荷姆茲海峽遭封鎖,台灣不致斷氣斷油,可以高價直接在現貨市場購買,不過就是價格較高,都將導致國內油價、氣價、及電價上漲壓力。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日邀請經濟部等部會報告「因應高齡化社會,我國智慧公共運具發展及目標」。立委楊瓊瓔、張啓楷、鄭正鈐等皆詢問經濟部如何因應荷姆茲海峽遭封鎖。張啓楷引述外電評估,國際原油價格每桶將漲到130美元,可能造成通膨。
經濟部分析,此次以色列和伊朗衝突升溫,國際估計今年全年國際油價均價75至80美元之間,亦即油價短期雖會飆高,但全年平均還不致於增加太多,暫時先由中油吸收。
台灣中油公司強調,國內原油及液化天然氣(LNG)長期採「分散風險、多元採購」策略,安全存量天數均符合法定規範,可充分滿足國內需求,國內油氣供應均無影響。台灣中油將密切注意中東情勢發展,配合政府物價穩定政策,因應國際油氣價格波動,請國人放心。
立委蔡易餘質詢時提到,台塑現面臨中國大陸石化產能過剩,現又面臨危機,若油價未能反映或配合吸收,對台塑雪上加霜,各界也不希望看到台塑裁員。郭智輝允諾,會來了解、協助台塑因應。
官員表示,我國約有20%原油、25%至29%天然氣是經過荷姆茲海峽,一旦遭封鎖,油價、氣價將會上漲,油價首當其衝,氣價也會漲。因台電也大量用天然氣發電,氣價上漲,電價也會有上漲壓力。現在要先觀察伊朗是否真的會封鎖荷姆茲海峽。
|
3 |
油價走勢 大摩推演3情境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6-24 |
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布蘭特23日原油最高升至每桶79.4美 元,西德州(WTI)原油最高觸及78.4美元。美國出手後中東地緣政 治風險對油價影響,摩根士丹利指出,三大情境決定油價未來走勢。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將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對油價的影響分為三 種情境:一、假設軍事衝突不會必然中斷石油流動,如果該地區出口 保持不受影響,布蘭特油價可能回落至每桶60美元。二、考慮伊朗出 口大幅減少的可能性,可能消除明年的全球供應過剩,在供需平衡的 市場中,油價將在75~80美元區間交易。三、預期衝突最終可能使更 廣泛的海灣地區石油出口面臨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類似2022年的高 油價水準並非不可能出現。
2022年,國際油價年初最高飆升至140美元附近,主要受到俄烏衝 突升級的影響,隨後在OPEC多次減產、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等因素 的推動下,油價回落,年底最低觸及70美元,全年波動率接近100% 。
大摩認為,油價走勢的關鍵在於價格變化是暫時性還是永久性的, 與4月初相比,油價漲幅相對溫和,與1月中旬相比幾乎沒有變化,按 年計算甚至略有下降。布蘭特原油價格已從5月初的約每桶60美元低 點升至目前接近每桶80美元的水準,略低於1月高位。
大摩指出,油價波動對全球通膨的傳導效應因地區而異,在美國, 10%的永久性油價上漲僅推動核心通膨上升幾個基點;而對歐元區的 通膨傳導效應更為顯著。
高盛最新報告則指出,美國打擊伊朗之後,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可能 上漲,但基本情境預測取決於該地區供應是否受到嚴重干擾。
高盛分析師Daan Struyven等人認為,如果通過荷姆茲海峽的石油 運輸量在一個月內下降一半,並在接下來的11個月保持低10%的狀態 ,布蘭特油價將短暫飆升至每桶110美元。如果伊朗石油供應量每日 減少175萬桶,布蘭特將最高觸及90美元。
|
4 |
伊朗擬封荷姆茲海峽 經長估2成原油受影響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6-24 |
以伊衝突在美國介入下,伊朗擬封鎖荷姆茲海峽,恐將影響國際油 價及台灣燃料供給。經濟部長郭智輝23日於立法院經委會指出,預估 約有20%原油與25%天然氣的運輸通過該海峽,運費可能因繞道而增 加,經濟部對各種可能性都已準備應對方案。
郭智輝表示,經濟部從上周開始,就掌握相關情勢,將根據國際油 價的走勢做不同推論,例如油價來到每桶80美元會有哪些作法、當國 際油價來到每桶100美元有什麼樣的對策,乃至每桶120、140美元, 包括要從哪些地方取得現貨報價,都有做各種方案應對。
郭智輝指出,經過盤點,運輸途經荷姆茲海峽的燃料約為20%原油 與25%天然氣,將因繞道而增加運費,不過他也強調,攤提後運費影 響並不多。據政府部會計算,當油價上漲10%,對CPI增幅影響為0. 3個百分點;燃料成本亦會影響電價,平均電價上漲1%,影響約0.0 27個百分點。
郭智輝說,因與物價有關,行政院對此命題高度關注,當燃料價格 不斷往上走的時候,身為國營事業的中油就要吸收部分差額,台電也 要能吸收一部分漲幅,並透過其他補助、援助方式來整合。
就此,中油補充說明,天然氣法定事業安全存量為11天、油品安全 存量為60天。國內原油及天然氣長期以來均採「分散風險、多元採購 」策略,且安全存量天數均高於法定規範,可充分滿足國內需求,國 內油氣供應均無影響。
但為因應中東地區衝突擴大可能性,中油依據經濟部應變小組指示 已備妥因應方案,將視國外情勢變化,短期緊急採購其他地區油氣現 貨、視情況調整成品油出口計畫、並洽現有中長期LNG契約供應商增 加供氣量;中長期則持續洽購多元油氣來源、積極建構更完備的國內 天然氣輸儲設施及強化天然氣調度供應韌性。
|
5 |
玉山攜台灣中油 訂定OECM連結貸款 |
摘錄工商C5版 |
2025-06-24 |
玉山銀行及台灣中油響應政府政策,推動台灣接軌國際趨勢,本次 與台灣中油攜手訂定OECM連結貸款,將企業落實「物種保育、棲地維 護、環境永續」的具體行動與金融連結,同時也創市場之先,與企業 商議將取得台灣「保育共生地認證」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育指標之一, 以逐步達成聯合國「30X30」目標,邁向石化重工業與生態共生共榮 。
能源事業與民生經濟息息相關,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共存,是 首要課題之一。台灣中油為台灣最大的石化能源公司,廠區遍布不同 地貌與近郊都會區,和自然環境緊密相關。因此台灣中油致力於和各 領域專家合作,推動陸域生態監測調查,近年更希望引入OECM的概念 ,將廠區化身生態綠洲,同時規劃成立生態保育公益信託基金,優先 針對農業部保育行動計畫中的瀕危物種進行保育,打造台灣野生動物 友善永續家園。
生物多樣性是我們共同的資產,生態保育有賴長期穩定地經營。玉 山銀行持續透過金融影響力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本次與台灣中油的合 作案,不僅落實協助台灣產業轉型的使命,更是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具 體承諾。OECM連結貸款將考量企業於物種保育及森林等棲地維護的投 入,鼓勵企業積極採行多元的永續行動,達成2050淨零及生物多樣性 正成長目標。
玉山長期投入環境永續及生態保育,積極接軌國際,不僅於2024年 發布台灣首本通過TNFD符合性查核之自然報告書,獲最高評級肯定, 更於今年入選國際赤道原則協會執行委員,協助國際組織規劃全球銀 行業永續管理相關機制,為首家入選執委的台灣金融機構。未來,除 達成淨零目標、引導資金流向生態永續,也將致力協助提供全球專案 型融資基準,用以判斷、評估和管理過程中涉及的環境和社會風險, 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看見臺灣在淨零永續的努力。
|
6 |
政院祭兩措施 穩油價物價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6-24 |
中東地緣政治情勢升溫,行政院23日表示,副院長鄭麗君20日邀集 穩定物價小組相關部會進行研商,責成行政團隊密切關注中東情勢發 展與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政府已實施「亞鄰最低價」、「油價平穩措 施」之油價雙平穩機制,並延長減徵關鍵進口原物料稅負至2025年9 月底,以穩定國內物價。
伊朗議會認為應關閉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目前待伊 朗國安最高層級批准,以回應美國先前轟炸伊朗多處核設施,全球約 五分之一石油出口須經過荷姆茲海峽。
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指示鄭麗君督導穩定物價小組,密切關注包括 油價、民生物價,以及股市的波動,必要時適時採取各項措施來穩定 物價及民生資源。
行政院說明,今年以來,國內物價漲幅呈逐月減緩,今年1至5月平 均CPI年增率為2.04%,今年5月更降至1.55%;惟近期中東地緣政治 風險升溫,國際原油價格呈明顯上升趨勢,穩定物價小組將密切掌握 國際情勢,妥為應處,力求物價維持穩定。
為穩定國內物價,行政院訂定「亞鄰競爭國最低價」的浮動油價調 整機制,亦即各周調整後92無鉛汽油、超級柴油零售價換算稅前批售 價格,以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等亞鄰競爭國當周稅前價之最低 價,作為調整的上限。
針對「油價平穩措施」,若95汽油每公升30元以下,中油將依油價 公式正常漲跌;95零售價落到30~32.4元區間,將少漲25%並由中油 吸收;95零售價落在32.5~34.9元區間,少漲50%;95零售價超過3 5元,少漲75%。
舉例來說,今年4月中油曾祭出平穩雙機制,當時汽油原應調漲1. 6元,但為了維持亞鄰最低價,汽油方面吸收1.4元,另外考量95無鉛 汽油每公升價格超出30元,因此由中油再吸收25%,四捨五入後應吸 收0.1元,最終汽油吸收1.5元,實際每公升價格僅調漲0.1元。
除此之外,為了穩定物價,並考量國際經貿情勢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3月拍板,第15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將 延長至9月底,以減輕國內業者營運負擔。
|
7 |
台智電售電 差公平會這關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6-09 |
國內首家由泛官股組成的售電公司台智電,原本計劃5月完成增資 釋股計畫,資金正式到位,6月起對外售電,但因股東都是市場不同 產業的知名龍頭,公平會將審查此一結合行為是否對市場造成影響, 預計6月底或7月初展開審查,7月28日前可望有具體結果,成為國內 首家接受公平會檢驗的售電業。
綠電需求甚殷的企業對台智電公司的運作引頸期盼,認為可解決中 小型供應鏈小額(至少5MW)且短年期(10~15年)購買綠電問題, 有助開發商去化部分購售電,取得專案融資。
因台智電為政府背後支持的綠電分銷平台公司,股東結構特殊,有 泛官股還有高科技及傳產等不同產業的企業龍頭組成,屬國內首見, 在年初即誠實向公平會申報此一結合行為。
知情人士說,公平會擬以台智電作為指標案例,對綠電售電業市場 多加了解,審查重點在出任董事的股東,了解其是否具有公司控制力 ,其結合行為會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
台智電釋股增資完成後共有14家股東,包括台灣中油、中華電信、 中鋼、台灣高鐵、耀華玻璃、工研院ITIC、日月光半導體、聯電、長 春石化、東和鋼鐵、東元集團、中美晶、台達電、世界先進;每家持 股介於5%至12.5%之間,經濟部與交通部泛官股合計持股過半,第 二波增資募資目標約15億~16.5億元,增資後董事共有7席,已確定 出任董事之股東包括中油、中鋼、中華電(各持股12.5%),還有耀 華玻璃(近10%)等4家泛官股,民間8家股東各持股5~10%,將輪 流出任董事及監察人。
台智電購電潛在對象,鎖定2030年之前可併網的風場為主,包括風 電3.1開發商如風睿、法電EDF,也和3.2風場開發商如CIP、森崴能源 接觸,預計4家共可購買1GW綠電。台智電4月已獲得標準普爾(S & P)A-信評報告,取得投資級別信評,有助風電開發商未來順利獲得 銀行融資。預計公平會7月底審查結合行為出爐後,台智電將加速讓 增資釋股計畫完成,進而和風場開發商簽署離岸風電購售電合約(C PPA)。
|
8 |
爭取籌碼 潘孟安赴美 擴大採購能源 |
摘錄工商A1版 |
2025-06-08 |
美國對等關稅90天寬限期限將於7月9日截止,總統賴清德近日派遣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率團訪問阿拉斯加,展現擴大對美採購能源的善 意,爭取台美關稅最有利談判結果。潘孟安7日在臉書發文透露,有 效溝通,確保國家利益,為台灣全力以赴,是他此行的最大任務。
台灣中油3月與阿拉斯加州政府國營公司AGDC簽署「阿拉斯加液化 天然氣(Alaska 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LOI)」時,也積極爭取 上游投資參與權,比例大約占1/10,以開發案初估440億美元來看, 預計將投資44億美元。
此次阿拉斯加峰會接獲美方邀請後,賴清德指派潘孟安率經濟部次 長賴建信、中油董事長方振仁前往阿拉斯加,展現台灣對美擴大採購 的誠意。涉外人士表示,賴清德認為,團隊每一分子都該在關鍵時刻 發揮所長,府院分進合擊,交涉談判,零時差與美方保持緊密溝通, 要確保取得最佳談判結果。
潘孟安當地5日在「阿拉斯加永續能源會議」中發表演說指出,台 灣願成為未來AI時代科技發展的支點,與美國共同鞏固在高科技及A I領域的領先地位。而阿拉斯加州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在強化印太 地區能源韌性扮演重要角色,也符合我國能源安全的布局,台灣將持 續加強對美的合作關係。
潘孟安7日也透過臉書表示,面對貿易挑戰與國際局勢動盪,只有 迎難而上。此行不只參與更要發聲,他與美方的能源部長、內政部長 、環保署長、阿拉斯加州州長及聯邦參議員,考察極地能源基礎建設 。此行展現美政府對阿拉斯加能源及與國際夥伴共同強化能源安全合 作的重視。
另外,包括日韓,也都派遣高階官員出席,日本是由日本經濟省國 際事務審議官松尾剛彥(Takehiko Matsuo)出席,韓國則由負責能 源產業相關政策的能源部副部長李昊鉉(Lee Ho-hyeon)領銜出席。
|
9 |
發債大咖進場 5月公司債噴出559億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5-29 |
川普2.0不確定性加上中美關稅戰預期,第一季公司債發行市場萎 縮,進入第二季情勢相對明朗後,發行量開始加溫,5月發債大咖紛 紛進場,包括中油今年首檔發債,一次發出163億元,點燃企業發債 引信,總體公司債一口氣發出559億元,創去年11月以來的近七月新 高水準。
去年公司債逼近7,000億元,平均每季有近1,750億元發債量,但據 中央銀行統計,今年第一季合計僅867億元,較去年同期1,380.7億元 大幅下滑;進入第二季後,4及5月包括台電、中油陸續發債,規模都 在百億元之上。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為,近期市場對川普關稅戰反應逐步淡化,後 續一旦降息訊號確立,企業發債意願將更高。5月全體公司債加上可 轉債合計559億元,是今年首月破500億元大關,加上台積電公告6月 將發債141億元,會進一步炒高第二季發債熱度。
據櫃買中心統計,5月公司債發行量回神,今年一路神隱的傳統大 咖中油一舉發債163億元,比上月台電的116億元更高,其他如鴻海發 債83.5億元、環球晶75億元、國泰金62億元,另外如南亞、中航分別 發出54億元、40億元。
金控方面,國泰金控5月發債62億元,今年來,玉山金發債20億元 、元大金發債21億元,及富邦金發債109億元、暫居金控發債王。
觀察指標公司債票面利率,中油這次10年券利率降至2%,7年券降 至1.95%,均比上個月台電的同天期更低,另中油5年券利率1.9%, 與台電上月同天期持平;10年券利率開始下修,回降後企業發債成本 舒緩,有助提升發債意願。
而今年第一季金融債規模逼近650億元,較大咖如土地銀行發145億 元、中信銀行百億元,有卯起來狂發意味;5月包括元大銀等持續發 債,推高今年金融債量體。
|
10 |
中油雙品牌再獲信譽白金獎 |
摘錄經濟A 15 |
2025-05-28 |
讀者文摘26日舉行2025年信譽品牌頒獎典禮,台灣中油昨(27)日表示,該公司加油站再度榮獲加油站類別「信譽品牌白金獎」,是連續25年獲獎;國光牌潤滑油是連續四年榮獲潤滑油類別「信譽品牌白金獎」。白金獎為該獎項最高殊榮,顯示台灣中油長期致力於產品品質與顧客服務,品牌受到消費者信賴及肯定。
台灣中油表示,讀者文摘每年透過問卷調查,由消費者票選心目中認定的最佳品牌,並根據六大面向評分,包括「信賴程度」、「品質」、「價值」、「了解需求」、「創新」與「社會責任」,以發掘最值得信賴的品牌。
台灣中油加油站以服務社會大眾為核心,首重產品品質及使用安全。因應市場變化,加油站採複合式經營,截至2024年底,有213座直營站銷售CUP&GO來速咖啡,並推出洗可麗洗沐系列新產品。同時擴展電動車充換電設施,並搭配自有行動支付工具中油Pay,提供顧客多元化服務。
此外,台灣中油持續將加油站體結合環境友善設計,規劃成綠建築,且注重公廁清潔維護及設備提升,將永續發展落實於行動。
台灣中油創立國光牌潤滑油深耕市場數十年,近年積極投入低碳潤滑油品的研發與應用,並推動使用再生塑料包材;已於2023年完成全系列產品的碳足跡盤查,目前已有十項產品取得環境部碳標籤認證,成為國內潤滑油業界的環保領航者。
台灣中油將持續以「品質第一、服務至上、貢獻最大」經營理念,提供安心且多元的服務體驗,透過深耕服務、永續創新,鞏固消費者心中最值得信賴的品牌地位,守護每一位消費者的行車與機械運轉安全,為台灣加好油,讓一切都好轉。
|
11 |
低碳氫氨 奠定淨零基礎 |
摘錄經濟A 11 |
2025-05-18 |
隨著全球減碳行動加速推進,氫與氨逐漸成為能源轉型的關鍵選項。工研院「ITRI NET ZERO DAY」論壇第四場座談「開啟綠能新時代-低碳氫氨供應與應用契機」,邀請台灣中油、台灣肥料、氫豐綠能、亞氫動力、台電等業界領袖與產研代表,深入探討氫氨技術應用、供應鏈發展與政策推動,勾勒台灣邁向零碳能源時代的嶄新藍圖。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指出,氫能雖非台灣主要電力來源,但對海運、航空等難以電氣化領域是不可或缺的零碳選項。國科會規劃,台灣預估2050年氫能發電將占9%至12%。隨著國際間對氫氣跨洲運輸挑戰升高,氨的替代載體角色更受重視,因此本屆論壇亦首度將氨列為核心議題。
多位講者指出,氨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戰略角色。對高度仰賴進口能源的台灣而言,氨不僅是氫的有效載體,更能作為低碳燃料使用。其液態形式便於長距儲運,且能透過裂解轉為氫氣,或直接用於燃燒發電,兼具儲運與應用雙重優勢。
台肥公司助理副總經理陳洧楷說明,氨具有生產技術成熟、可直接燃燒且可由綠電製得等三大優勢,是島國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資源。目前台肥已布局低碳氨供應鏈,預計2028年前擴充進口與儲運能力至200萬噸,並推動氨在船用燃料、發電及氫氣轉換等多元應用。
氫豐綠能科技副總經理林明憲指出,該公司已開發完成中溫氨氣裂解技術,可降低傳統高溫製程的能耗與毒性風險,氨轉為氫氣與氮氣後可直接進入我司混氫系統,提供場域應用,對於打造「進口氨-在地解氨-就地應用」模式具重要意義。
中油企研處處長王逸萍指出,過去中油以天然氣重組生產灰氫為主,未來則將結合碳封存技術發展「藍氫」路線。她表示,目前中油探採事業部已投入碳封存試驗計畫,已具備與製氫製程整合發展藍氫的基礎。此外,亦正與日方、工研院等合作,評估氫氣進口方案。然而儘管供應面技術漸趨成熟,應用端發展仍面臨實際困境。例如加氫站在選址與法規審查上經常受阻,即使設施建成,也可能因氫能車輛數量不足,營運難以支撐。
亞氫動力總經理蕭逢祥認為,台灣氫氣來源不匱乏,半導體與石化業提供大量副產氫,問題在於應用尚未成形,導致上下游投資難以啟動。他強調,產業該把力氣放在「打開使用端」,包含燃料電池載具、分散式電源及儲能應用。亞氫動力目前已在國內外設置多套燃料電池系統,並與電子大廠合作,推動從100kW至MW級氫能系統部署。
台電綜合研究所所長鍾年勉指出,台電已在興達電廠完成5%混氫燃燒示範,後續規劃於林口或大林電廠展開試驗。他表示,政府對示範場域已有法規彈性支持,未來若能加強資金補助,有助民間投入與應用擴散。
在地副產氫的有效利用亦為論壇一大焦點。林明憲分享,台灣石化與電子業產生的大量副產氣過去因含雜質無法直接使用,為此氫豐綠能開發可直接使用「雜氫」的燃料電池系統,成功省下昂貴的純化程序,並已完成全台首座500kW混氫發電示範系統建置。
萬皓鵬指出,低碳氫與氨已逐步納入歐美國家政策主軸,如歐盟的碳排規範與美國、加拿大的補貼機制。氫基燃料未來將在航空、海運與發電等非電氣化領域扮演關鍵角色,台灣若能加速投入技術與示範,將可強化能源競爭力與供應韌性。
本次論壇展現台灣在氫氨領域已逐步建立起技術實力與產業基礎。氨的低碳潛力與氫的多元應用性相輔相成。隨著政府導入政策工具、業界持續投入示範與研發,台灣正加速建構完整氫氨供應鏈,為2050淨零願景奠定堅實基礎。
|
12 |
中油導入AI 提升營運效能 |
摘錄經濟A 12 |
2025-05-15 |
台灣中油積極推動數位轉型,近年將人工智慧(AI)與創新科技結合,廣泛應用於產、銷、儲及安環等各領域,透過AI技術導入,不僅有效提升營運效能,更打造出符合永續發展趨勢與市場競爭需求的智慧工場示範。
中油自2021年11月成立5G AIoT推動專案辦公室,將AI技術應用在製程改善、設備故障預知、智慧工安、環境保護及營運管理等面向,截至目前推動案件逾250件,預期全數完成後,可帶來數十億元效益(含增加收益、降低成本)。
中油舉例,在煉化三廠(大林廠、桃園廠及林園廠)分別擇定一個工場推動AI製程優化,另利用AI圖像辨識馬達電流故障頻譜,預知設備異常,減少發生非計畫性停爐等損失。
此外,中油與學術單位合作開發管線測漏與定位AI系統,今年初已完成民雄到新營管線區間的測漏與定位功能驗證,偵測時間從原耗費數小時大幅降至兩分鐘內,即時掌控風險並降低損失。
為提升大型光電案場巡檢作業效率,中油投入「無人機輔助太陽光電巡檢技術」開發,以「AI影像辨識方式」找出太陽能板的缺陷,取得「太陽能板缺陷影像識別系統」新型專利,並獲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銀牌獎。
AI人才培育方面,112年獲得數位發展部「AI智慧應用暨人才淬鍊推動計畫」年度價值影響力獎,今年推動為期五年的AI人才培育計畫,自2024年至今年4月底辦理AI相關實體、線上學習及直播培訓課程,逾5,000人次參與。
中油在數位轉型推動上逐漸展現成效,未來將持續導入AI技術,提升整體經營效能,朝智慧化永續企業發展。
|
13 |
綠色先行者 取經國際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5-15 |
問:環境部組成綠色先行者聯盟,有哪些企業參與?
答:我上任以來除了推動碳費制度上路外,也宣布將啟動總量管制碳交易與碳費制度並行。環境部與企業共組「綠色先行者聯盟」,預計6月下旬要前往德國取經,初步已經有17家業者會加入,這些業者未來也將投入環境部試辦的雙軌制。
綠色先行者聯盟包括台塑、中鋼、台積電、台電、中油、台泥、長春石化、友達光電、聯電、台灣美光、永豐餘集團、東和鋼鐵、日月光、奇美、台達電、宏碁與華碩等17家,主要是高碳排業者。
由於環境部與德國簽有碳交易合作協議,因此今年6月綠色先行者聯盟出訪首站將選定德國,將前往當地了解德國如何處理碳交易、如何進行總量管制碳交易。
除了解國際制度運行,更想要了解的是,如何讓台灣碳費可以提高至國際水準。目前,台灣碳費每公噸僅收新台幣300元、約10美元,在世界來說是中後段班,以瑞典來說,碳稅每噸訂於137美元,超過新台幣4,000元,雖然這在台灣在未來十年都很難發生,但像是台積電等前幾名的排碳大戶,自身投入減碳的成本已經到了每噸約3,000元至5,000元,甚至還上看3萬元。
問:未來在減碳方面,與產業界有哪些新合作?
答:舉例來說,台積電與環境部去年簽署碳捕捉合作備忘錄(CCU),希望把碳捕捉相關技術導入公有焚化爐,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冷凍液化後,運輸至再利用端或是碳封存場,換取碳權,而首個導入台積電碳捕捉技術的焚化爐就是嘉義縣鹿草焚化廠。
台灣20多座焚化廠,每年約燃燒600萬噸至700萬噸各種垃圾,經過碳盤查,估計有200萬至300萬噸碳排,這樣一來,每噸碳的成本上看萬元,基於台積電持續在台灣增加投資的經營目標、及國際供應鏈的淨零宣示,讓台積電願意持續投入減碳。
現在雖然仍在測試階段,但未來環境部也會從法規端協助,例如讓碳捕捉的減碳效果獲得更明確的認證、以及公私部門合力減碳的碳權分配標準等細節,進而形成「碳捕捉」產業。
此外為了鼓勵國內淨零新興產業持續投資,環境部去年向國發基金爭取100億元,而綠色成長基金專案辦公室預計5月23日掛牌,每案投資金額約在2,000萬至1億元,希望透過綠色成長基金借力使力,帶動國內淨零新創產業成長。
|
14 |
中鋼加薪4.3% 連13年調整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5-10 |
在美國對等關稅及新台幣升值壓力下,經濟部核准中鋼帶頭調薪4.3%,調幅優於軍公教人員的3%,並追溯至今年4月1日起生效;中鋼連續13年調薪,被視為政府對傳統產業的重要支持,有望帶動一波傳產加薪潮。
中鋼董事會昨(9)日通過第1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2.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02元。
中鋼企業工會理事長陳春生昨日證實,今年調薪案已獲經濟部核准,陳春生說,「這次調薪將為國內傳產永續發展注入正能量。」
這次調薪考量多項指標,包括今年國內軍公教調薪3%,加上最低工資上調超過4%,同時參考國內物價指數變化,綜合各項具體數據,成為調薪的基礎。
中鋼帶頭調薪將產生多重效應,包括提升傳統產業就業吸引力,帶動相關供應鏈廠商跟進提高薪資水平,平衡國內產業重科技、輕傳產的人才分布,有效強化傳統產業競爭力。
中鋼領先調漲薪水後,經濟部所屬泛公股事業的中油、台電、台糖以及自來水公司有機會視情況陸續跟進,特別是在美國對等關稅及新台幣升值的壓力下,這項調薪決策對傳統產業具有重要象徵意義。
據財報,中鋼首季營業收入831億元,營業毛利46億元,營業利益13.7億元,稅前盈餘2.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02元。中鋼第1季期末總資產6,972億元,期末總負債3,538億元,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權益3,023億元。
中鋼專家指出,美國與大陸貿易戰有緩和跡象,鐵礦砂與各類鋼材的價格穩定甦醒,對鋼市前景保持謹慎,但並不悲觀,主因在於鋼鐵是剛性需求,保持警戒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中鋼表示,美國雖宣布暫緩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90天,但市場對於後市發展仍存疑慮。鋼鋁產品因已課徵25%關稅,豁免在本次對等關稅課稅範圍,雖下游仍因政策不確定性而持觀望態度,但緊張情緒相對其他產業緩和,美國及歐洲熱軋行情目前持續緩步走堅,而亞洲地區鋼廠則維持平高盤步調,中長期展望並不悲觀,持續正向看待。
|
15 |
經部國營事業招考386人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5-10 |
經濟部四大國營事業持續招募生力軍,經濟部昨(9)日表示,今年台電、中油、台糖與台水暫定招考386人,起薪上看4.5萬元,甄試簡章預定7月9日上網公告,11月9日舉行甄試初(筆)試。
國營事業因為工作穩定且有保障,被視為「鐵飯碗」,經濟部說明,本屆招考新進職員起薪約4.4萬元至4.5萬元,後視工作績效逐步晉升,預估進用後第五年,月薪最高可突破6萬元。
經濟部指出,所屬國營事業台糖、台電、台灣中油及台水等四家公司為加速人力新陳代謝、改善人力結構並傳承核心技術及經驗,將於114年度統籌辦理所屬事業專科以上層級新進職員甄試,以招募新秀加入國營事業行列,招考總名額暫定386名。
初(筆)試日期為2025年11月9日,本次甄試招考類別及招考名額如下:企管79人、人資11人、財會17人、大眾傳播四人、資訊20人、文化資產三人、政風六人、地政11人、土木21人、建築三人、機械51人、電機88人、儀電13人、環工14人、職業安全衛生五人、畜牧獸醫四人、農業四人、化學三人、化工製程18人、石油開採三人、地球物理四人、生態四人,合計386人。
|
16 |
中華電 孵兩隻AI小金雞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4-28 |
擴大AI布局,中華電信正規畫將兩支AI育成團隊獨立成立公司,其 中,InventAI隸屬於中華電信研究院新創育成中心,中華電信不僅要 將InventAI獨立成立公司,並計畫於下半年IPO。
另一支影像識別新創育成團隊,已在無人機3D智慧巡檢與交通事件 分析做出成績,也規畫成立獨立公司,但目前尚未訂出時間表。
中華電信強調,新創團隊分拆獨立公司後,以提供企業轉型升級的 AI關鍵技術為主,可望為母公司中華電信挹注亮麗營收貢獻。
InventAI團隊組成於2017 年,初始任務是中華電信內部使用之AI 開發平台(AI PaaS) 之研發。自2022年起,以「DeepFlow智慧分析 平台」進行外部之產品銷售,已成功落地至數個政府機關、企業與學 院科技計畫合作等案場。合作夥伴包括NVIDIA、GoodLinker等,主要 客戶有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關稅署、衛福部、中油、台電等。
中華電信日昨舉辦「集團AI科技論壇」,首度以「母雞帶小雞」的 姿態,由董事長簡志誠及子公司高階主管共同發表最新AI產品及創新 應用服務。簡志誠表示,中華電信為推動AI 2.0策略布局,今年將積 極擴大海地星空的基礎建設,並將全省IDC中心升級為AI-DC中心並建 置AI-DC算力雲,同時以AI軟實力發展行業別的AI應用。
總經理林榮賜進一步指出,AI的發展需要夥伴生態系同行致遠,因 此,中華電信將積極打造AI集團艦隊,對內激勵獨立成立新公司,對 外亦廣結盟AI新創,從集團子公司、創投、投資基金到新創團隊,打 造具備台灣韌性的AI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
中華電信旗下子公司包括是方電訊、中華精測、資拓宏宇、中華資 安、勤崴國際,轉投資公司科科科技、緯謙科技、iKala科技。
目前已分別在AI資料中心、半導體、數位轉型、資安科技、自駕車 、多媒體、智慧製造、數據/雲端等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未來都要積 極發展AI應用或服務等相關業務。
|
17 |
石化公會疾呼 中油應加速新四輕投資布局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4-28 |
美國關稅衝擊全球貿易風險升溫、供應鏈布局重組,加上地緣政治 催化,各國對半導體、能源等關鍵生產自主趨勢愈顯升溫,在在牽動 台灣經濟、產業發展。石化公會理事長曹明疾呼建言表示,政府側重 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都需石化提供原物料;以製造半導體原材料來看 ,電子特用氣體、光掩膜、光刻膠、配套試劑、拋光液、光阻材料、 濕化學品等石化相關製品占比達6成以上,凸顯其在國家產業政策關 鍵布局之重要性。
隨台灣電子、半導體投資大幅擴充,台積電高雄P1到P5廠的投資計 畫持續推進,面對AI、半導體加速投資及貫徹淨零減排政策,石化產 業更應透過中油啟動煉化轉型產業升級投資計畫(新四輕),支援更 高階、龐大的新應用需求,以新廠、新製程,汰舊換新,強化減碳、 循環經濟、高值的進步能量,延續關鍵原料自主掌控力,創造經濟、 環保共生新局勢。曹明指出,石化產業涵蓋各種中下游原料與成品, 如太陽能板、風機葉片、各類電池、人造纖維、塑膠、橡膠、各種化 學原料等;即使各國為減少極端氣候影響,推動CCU(二氧化碳捕捉 與利用),亦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烯烴。
全球評估石化業以乙烯產能為指標,也代表各國推展產業升級的支 援能量。大陸因有廣大巿場,殼牌、美孚、巴斯夫等競相在大陸興建 一體化石化園區,2022年後大陸乙烯產能已排全球第一,其次為美國 ,沙烏地阿拉伯排名第三。台灣乙烯產能從過去第六滑落至第14名, 甚至輸給泰國與新加坡。
曹明認為,石化產業雖因大陸擴建處於供過於求,但隨經濟發展需 求增加,且大陸老舊乙烯廠逐漸淘汰,煤化工乙烯廠也因環保、能源 價格變化減少,各國如何透過石化新投資,擴大經濟升級、利基轉型 ,實為重要永續發展機會。
曹明強調,乙烯廠操作壽命多是25年,中油四輕操作已逾40年,隨 著科技進步及環保要求,新工廠在能源耗用及污染排放都會有大幅度 改善,因此中油啟動新四輕投資反能成為石化廠提升能源效率與智慧 化的標竿工廠。泛中油體系業者希望高雄巿府能協助中油完成中央已 核定的四輕更新計畫,除保障在地工作權,更是建置強勢支援高雄高 科技發展的關鍵能量。
|
18 |
航空、石化攜手 永續航空燃料啟動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4-24 |
交通部主導下,華航、長榮航、星宇航空、中油和台塑等企業,攜 手桃園、松山和高雄小港三大機場,23日啟動SAF(永續航空燃料) 元年的儀式,交通部長陳世凱說「這只是開始」,追求2030年航空器 使用5%SAF的進程,並將持續下去,達到2050國際航空淨零目標。
交通部23日在高雄國際機場舉辦我國首度添加永續航空燃油(SAF )啟動儀式。陳世凱指出,SAF這個開始不容易,未來應也會很辛苦 ,重點是要持續做下去,需要生產端和使用端共同努力,他向SAF的 生產端中油、台塑和使用端華航、長榮航、星宇等,表達感謝,共達 邁向航空減碳的願景。
他說,面對氣候變遷的全球挑戰,航空業是減碳的重要產業,而台 灣作為國際社會一員,責無旁貸,行政院已經將SAF列為我國減碳旗 艦行動計畫之一,交通部也已成立工作平台,與經濟部跨部會合作, 分別由民航局及能源署組,成立SAF使用與供應工作小組來推動。
民航局指出,台灣中油及台塑石化兩大油品供應商,已於去年12月 及今年2月取得CORSIA國際認證,並在今年分別進口400噸與自產5,5 00噸SAF,除23日添加航班之外,後續也會繼續提供國籍航空公司使 用,預估今年減碳效益可達1.5萬噸。
民航局長何淑萍表示,國際航空減碳必須遵循國際民航組織(ICA O)規範,在國際機場導入SAF是全球趨勢,由於國際上推動SAF尚在 起步階段,參考ICAO於2023年召開第三屆航空替代燃料會議的決議, 及先進各國推動作法,目前民航局以鼓勵取代強制,希望各國籍航空 公司以2030年的SAF使用量,達到總航空燃油使用量的5%為目標,未 來也將持續鼓勵國籍航空公司支持採購國內所供應的SAF。
|
19 |
EVOASIS充電樁 進駐北市公有停車場 |
摘錄工商A14版 |
2025-04-23 |
隨台灣電動車數量穩定增加,第三方充電站業者拓點腳步不停歇, EVOASIS
(源點科技)攜手台北市政府於22日宣布,全面進駐台北市 公有停車場,全市八
大行政區共超過300支AC(慢充)充電樁正式啟 用,今年無論快充(DC)或慢充
充電樁都將倍增,其中慢充將突破1 ,500支。
隨著充電網絡布局日益完整,源點科技副董事長鄭旭捷表示,今年 3月公司
已相當接近損益兩平,今年內有望轉盈。此外,為持續擴張 事業版圖,目前
EVOASIS也持續推進IPO相關事宜,預計明年第二季登 錄興櫃、明年底前轉上
市。
EVOASIS此次獲台北市政府委託進駐台北市公有停車場,打造智慧 充電生態
圈,共將設立超過300支AC智能充電樁,且為全台第一家「 AC隨插即充」,鄭旭
捷指出,車主僅需首次註冊,未來插上充電槍即 可自動啟用充電,完成後自動付
款,大幅簡化充電流程,增加車主便 利性。
鄭旭捷指出,EVOASIS持續擴大台灣充電網絡布局,已迅速成為國 內同時擁
有快、慢充合計規模最大的第三方充電站,在去年全台已設 有400支快充充電槍
及600支慢充充電槍後,今年底目標將翻倍至各8 00支及1,500支以上。
鄭旭捷說明,為滿足車主各種充電情境需求,EVOASIS認為仍應採 快慢充並
行布局,因此接下來仍將以大型快充站為主、慢充為輔,讓 EVOASIS充電網絡更
為完整。
對於電動車市看法,鄭旭捷指出,雖成長速度放慢,但整體電動車 規模仍持
續擴大,此一趨勢沒有改變,因此品牌樂觀電動車充電需求 ,也將繼續加大布局
力道。
除此次進駐公有停車場以慢充為主,都會區也推出「SUPER OASIS 超級綠
洲」大型快充站,同時也與包括中油、台糖、統一等加油站以 及家樂福、微風、
禮客等大型百貨商場合作,進一步擴大快充網絡。
|
20 |
台美關稅談判重點 賴清德:優先提高油氣採購 |
摘錄工商A1版 |
2025-04-23 |
因應美國公布新的關稅政策,總統賴清德22日表示,對美國將提高 採購,包括
天然氣、石油等國家必要能源,這既是台美雙方關稅談判 重點,也是台灣強化能
源自主、能源韌性的重要環節。據悉,中油表 達將參與阿拉斯加天然氣田開發占
1/10股權約投資44億美元,2032 年開發完成一年爭取採購600萬噸。
賴清德22日在世界地球日接見環團之時,提及天然氣將列為第一優 先採購項
目,希望環團給予支持,環團會後表示,擔憂台灣未來不斷 發生搶建、強建及擴
建天然氣接收站情形,碳排會大幅增加,經濟部 應提出政策環評。
中油在3月20日與阿拉斯加州政府國營公司AGDC簽署「阿拉斯加液 化天然氣
(Alaska 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LOI)」,將採購LNG,並 爭取上游投資參與
權,比例大約占1/10,以這項開發案初估440億美 元來看,預計將投資44億美
元。
因應第二次能源轉型,天然氣發電占比將達50%,未來十年最大天 然氣需求
數量2,500萬噸。為了掌握國家未來穩定氣源,並改善台灣 對美國6、700億美元
順差,政府決定擴大對美採購液化天然氣。
113年我進口天然氣總量2,113噸,對美採購約200萬噸,占比約10 %。這2年
我方希望增到對美進口占比至20%約400萬噸,2028年達3 0%、600萬噸。
由於中油目前累計虧損700多億元,經濟部希望爭取國發基金或政 府四大基
金參與共同投資,目前政院在評估中。
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完成約在2032或2033年,第一期開發一年可供 數量
1,800萬噸,而我向卡達採購LNG的長約450萬噸2032年到期,剛 好銜接阿拉斯加
天然氣,因此我向美方喊價,爭取採購數量一年600 萬噸,但泰、日、韓應會參
與,能否爭取到600萬噸,尚未可知。
|